四、會計監督(1內部和2外部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內部監督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一種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各單位的法定義務。
2、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保證作用的主要表現:
①保證單位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在法定范圍內進行
②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賬面資產和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
③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保證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
④保證所有交易和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適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于適當的會計賬簿,使會計報表的編制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
⑤保證會計記錄的可靠性和及時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
3、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客體: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
10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4明確)
①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
②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③財產清查的應當明確
④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5、建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原則:(4原則)
①合法性 ②適應性 ③規范性 ④科學性
6、內部會計控制的3目標:
①規范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②堵塞漏洞 ③確保制度貫徹執行
7、內部會計控制的6原則見教材P30-31,新教材P53-54
8、9內容見教材P31,新教材P52-53
9、內部會計控制的8方法:見教材記住P32-33新教材P53
10、內部會計控制的3檢查:見教材記住P33-34新教材P55
另外考試要求記住P35、37新教材P56-58
(二)會計工作的國家監督——外部監督
1、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是面向所有單位,是普遍監督
⑴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⑵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⑶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⑷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2、財政、審計、稅務、中國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不是面向所有單位
3、監督檢查部門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后,應當出具檢查結論。有關監督檢查部門已經做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帳。
4、《會計法》規定,財政部門在對各單位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時,如發現有重大違法嫌疑的,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予以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