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發票管理
(一)發票的概述
1.定義(簡單看看)
發票是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的書面證明。它是確定經營收支行為發生的法定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稅務稽查的重要證據。
2.特征——合法性(稅務機關統一監制的)、真實性、時效性、共享性、傳遞性(簡單看看)。
3.作用。
4.聯次。發票一般分為存根聯、發票聯、記賬聯三個聯次。增值稅專用發票還包括一個抵扣聯。第一聯為存根聯,開票方留存備查;第二聯為發票聯,收執方作為付款或收款原始憑證;第三聯為記賬聯,開票方作為記賬原始憑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抵扣聯,由收執方作為抵扣稅款的憑證。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外,縣(市)以上稅務機關根據需要可適當增減聯次并確定其用途。
【例題•多選題】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的規定,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聯次包括( )。
A.存根聯 B.發票聯 C.記賬聯 D.抵扣聯
[答案]ABCD
(二)發票的種類
發票分為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兩大類。專用發票特指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分為一般普通發票和專業發票兩類。
1.增值稅(價外稅)專用發票
(1)概念
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是指專門用于結算銷售貨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使用的一種發票。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
(2)管理部門——其式樣和印制及管理規定均由國家稅務總局制訂。
(3)版本及防偽特征(簡單了解)
(4)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規定
1)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準以下,并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
2)會計核算不健全,即不能按會計制度和稅務機關的要求準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例題•判斷題】各納稅人在當期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分別計算正確的基礎上,將當期的銷項稅額減去當期的進項稅額,即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
[答案]錯
3)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①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為主的企業——年應稅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下的;
②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的企業——年應稅銷售額在180萬元以下的。
4)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5)下列納稅人不屬于一般納稅人
①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
②個人(除個體經營者以外的其他個人)。
③非企業性單位。
④不經常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的企業。
注,②③④即使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也不屬于一般納稅人。即,★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個人、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視同小規模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