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產品生產業務的核算
(一)產品生產業務核算需要設置的主要賬戶
1.“生產成本"賬戶。屬于成本類,用來核算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生產費用,并據以計算產品實際生產成本的賬戶,該賬戶借方登記應計人產品生產成本的各項費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制造費用;貸方登記結轉完工人庫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生產過程中尚未完工的在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該賬戶應按產品品種或類別設置生產成本明細賬,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2.“制造費用”賬戶。屬于成本類,用來歸集和分配企業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注:新準則規定:修理費記入“管理費用”)、水電費、辦公費、機物料消耗等。該賬戶借方登記月份內發生的各項制造費用;貸方登記分配轉入“生產成本”賬戶借方由各種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期末結轉后,該賬戶-般無余額。該賬戶應按不同車間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3.“應付職工薪酬”賬戶。屬于負債類,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包括各種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等。賬戶貸方登記應發給職工的薪酬總額;借方登記實際發放支付的薪酬;期末-般應無余額。本賬戶應依據核算內容設置“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賬”,根據“工資單”或“工資匯總表”進行登記。
4.“累計折舊”賬戶。屬于資產類,是“固定資產"的備抵賬戶。核算企業使用固定資產所提取的折舊及處置固定資產時轉出的累計折舊。貸方登記按期計提的折舊額;借方登記減少固定資產時沖減的折舊額;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企業現有固定資產已提取的累計折舊額,用“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余額抵減“固定資產”賬戶的借方余額,便可計算出現有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即凈值。
5.“庫存商品”賬戶。屬于資產類,用來核算企業生產完工并驗收入庫可供銷售的產成品實際成本。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已經完工并驗收入庫的各種產成品的實際生產成本;貸方登記已經發生各種產成品的實際生產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庫存產成品的實際生產成本。該賬戶應按產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二)產品生產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在產品生產過程發生的主要經濟業務有:生產車間領用制造產品的材料,計算和分配職工工資,計提職工福利費和固定資產折舊費,分配并結轉制造費用,產品完工結轉完工產品實際生產成本等。現舉例說明如下:
假定企業生產A、B兩種產品; 2008年8月發生以下各項經濟業務:
【例4—18】企業2008年8月領用材料及用途如表4—13所示:
表4-13 領用材料匯總表 2008年8月 單位:元
項 目 |
甲材料 |
乙材料 |
丙材料 |
合 計 |
產品生產耗用 |
40 000 |
21 000 |
9 590 |
70 590 |
其中A產品 |
24 000 |
13 000 |
7 860 |
44 860 |
B產品 |
16 000 |
8 000 |
1 730 |
25 730 |
車間-般耗用 |
400 |
620 |
180 |
1 200 |
管理部門耗用 |
1 000 |
400 |
1 400 | |
合 計 |
40 400 |
22 620 |
10 170 |
73 190 |
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方面使生產費用增加了73 190元,其中用于產品生產應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為70 590元,應記入“生產成本"賬戶的借方,車間-般耗用材料1 200元應記入“制造費用”賬戶的借方,行政管理部門耗用的材料1 400元屬于期間費用,應記入“管理費用”賬戶的借方;另-方面,企業庫存材料減少73 190元應計入“原材料"賬戶的貸方。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A產品 44 860
——B產品 25 730
制造費用 1 200
管理費用 1 400
貸:原材料 73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