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稅收的分類
稅收的分類,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于不同稅種進行歸類。我國對稅收的分類,依據不同的標準,通常有以下幾種主要分類方法:
(一)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特定行為稅類和資源稅類
這是按征稅對象的不同進行的最常見的一種稅收分類方法。
1.流轉稅類
流轉稅是以商品流轉額和非商品營業額(服務收入)為征稅對象的一類稅種。目前,我國稅制中屬于流轉課稅類的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稅種。流轉課稅,可以很好地調節商品的生產和勞務的提供,利用稅收調節商品或勞務的價格及收費,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2.所得稅類
所得稅即收益稅,是對企業和個人因為從事勞動、經營和投資所取得的各種收益為征稅對象的一類稅種。目前,我國稅制中屬于收益所得稅類的主要有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所得課稅,可以有效地調節納稅人的收益或所得,由于多采用累進稅率,能夠充分體現量能負稅的原則,促進企業之間合理競爭。但是,所得課稅稽征復雜,且稅收收入受納稅收益額或所得額影響較大。
3.財產稅類
財產稅是指對擁有應納稅財產的人征收的一類稅種。目前,我國稅制中屬于財產課稅類的主要有房產稅、契稅等稅種。財產課稅,可調節社會成員的財產水平,并為地方財政提供穩定的財政收入。
4.特定行為稅類
特定行為稅,又稱特定目的稅,是指對某些法定行為的實施征收的一類稅種。目前,我國稅制中屬于行為課稅類的主要有車船使用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印花稅等。
5.資源稅類
資源稅是以各種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并體現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而征收的一類稅種。目前,我國稅制中屬于資源課稅類的主要有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種。資源課稅,可調節資源、土地級差收益,使我國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使用,促進公平競爭。
(二)工商稅類、關稅類
這是按照征收管理的分工體系進行的分類。
工商稅類,是指以工業品、商業零售、交通運輸、服務性業務的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總稱,是我國現行稅制的主要部分。該類稅收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工商稅類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稅、車輛使用牌照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
關稅類,是指對進出境的貨物、物品征收的稅收總稱,主要包括:進出口關稅、由海關代征的進出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和船舶噸稅。該類稅收由海關負責征收管理。
(三)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
這是按照稅收的征收權限和收入支配權限進行的分類,這種劃分明確了在財政收支管理權上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有利于調動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
中央稅,是指中央立法、收入劃歸重要并由中央政府征收管理的稅收。如:關稅、海關代征的進口環節消費稅和增值稅,消費稅,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地方稅,是指由中央統一立法或者授權立法、收入劃歸地方并由地方負責征收管理的稅收。如: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稅、契稅、土地增值稅。
中央地方共享稅,是指稅收收入支配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或法定方式分享稅收。如:增值稅、所得稅、資源稅、對證券(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稅。
(四)從價稅、從量稅和復合稅
這是按照計稅標準的不同對稅收進行的分類。
從價稅是指以征稅對象的價值或者價格為計稅依據征收的一種稅,一般采用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比如我國的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都采取從價計征形式;從量稅是指以征稅對象的實物量作為計稅依據征收的一種稅,一般采用定額稅率,我國的資源稅、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均實行從量計征形式;復合稅是指對征收對象采取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征收的一種稅,如對卷煙、白酒征收的消費稅采取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