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合并抵銷處理
(一)未發生變賣或報廢的內部交易固定資產的抵銷
1.將期初固定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固定資產——原價
(期初固定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2.將期初累計多提折舊抵銷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期初累計多提折舊)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3.將本期購入的固定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1)一方銷售的商品,另一方購入后作為固定資產
借:營業收入(本期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產生的收入)
貸:營業成本(本期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產生的銷售成本)
固定資產——原價
(本期購入的固定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2)一方的固定資產,另一方購入后仍作為固定資產
借:資產處置收益
貸:固定資產——原價
4.將本期多提折舊抵銷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本期多提折舊)
貸:管理費用等
(二)發生變賣的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銷
若發生變賣,將上述抵銷分錄中的“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和“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項目用“資產處置收益”項目代替。
(1)將期初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資產處置收益(期初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2)將期初累計多提折舊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期初累計多提折舊)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3)將本期多提折舊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本期多提折舊)
貸:管理費用等
【提示1】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的抵銷與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銷處理原則一致。
【提示2】內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產生的未實現交易損益在歸屬于母公司和少數股東凈利潤的計算上也要區分順流交易和逆流交易,其核算方法與存貨內部交易的處理原則一致。
【提示3】因已喪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災害發生毀損等原因而報廢清理的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銷,則將前述抵銷分錄中的“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和“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項目用“營業外收入”項目或“營業外支出”項目代替。
(三)內部交易固定資產等相關的所得稅會計的合并抵銷處理
1.確認本期合并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即列報金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期末合并財務報表中固定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所得稅稅率
合并財務報表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集團內部銷售方(不是購貨方)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合并財務報表中固定資產計稅基礎為集團內部購貨方期末按稅法規定確定的賬面價值。
【提示】如果考試涉及此項內容,應該假定會計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年限和殘值與稅法一致且不考慮減值,在這種情況下,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即為期末固定資產中未實現利潤,即固定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利潤減去未實現利潤中通過折舊實現的部分。
2.調整合并財務報表中本期遞延所得稅資產
本期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調整金額=合并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購貨方個別財務報表中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
(1)調整期初數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注:合并財務報表中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調整金額即為上期期末合并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調整金額。
(2)調整期初期末差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或作相反分錄。
補充: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的合并處理
(一)未發生變賣或報廢的內部交易無形資產的抵銷
1.將期初無形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無形資產——原價
(期初無形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2.將期初累計多提攤銷抵銷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期初累計多提攤銷)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3.將本期購入的無形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
貸:無形資產——原價
4.將本期多提攤銷抵銷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本期多提攤銷)
貸:管理費用
(二)發生變賣情況下的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的抵銷
將上述抵銷分錄中的“無形資產——原價”項目和“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項目用“資產處置收益”項目代替。
1.將期初無形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資產處置收益(期初無形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2.將期初累計多提攤銷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期初累計多提攤銷)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3.將本期多提攤銷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本期多提攤銷)
貸:管理費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