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
第 2 頁: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
第 3 頁:第三章 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 |
第 4 頁: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
第 5 頁:第五章 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
第 6 頁:哲學 |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一、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我國的主要矛盾和任務
1、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以蘇為鑒,探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2、1956年4月的《論十大關系》是毛澤東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總結:
經濟方面
①要正確處理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的關系:以農業、重工業、輕工業為序;
②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經濟建設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國防建設;
③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沿海支援內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⑤集體、國家、個人的關系:三者兼顧;
政治方面
⑥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反對大漢族主義、地方民族主義;
⑦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系: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⑧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
⑨是和非的關系;
⑩中國和外國的關系:反對一概排外,反對全盤西化。
處理這些關系的基本點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2、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國內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經濟文化需要和不能滿足之之間的矛盾。
黨的中心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學說
1、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動力
基本矛盾: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基本矛盾的性質:這些矛盾都是非對抗性的。
基本矛盾的特點:既相適應有不相適應。可通過內部調整來改善不相適應。
2、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社會矛盾——社會基本矛盾反映到人與人之間
1》敵我矛盾,用強制的、專政的方法解決;
2》人民內部矛盾,用說服教育的方式解決。
這兩個不同的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
3、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我國政治生活的主題(見材料論述題)。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指導方針。
三、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
1、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目標和兩步走戰略的確定:
①現代化目標的確立: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論聯合政府》中;1964年12月,三屆人大上,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實現“四化”的目標,其關鍵是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
②兩步走戰略的提出:1964年12月,三屆人大上,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第一步:用15年的時間建設完整、獨立的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
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四化”、使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2、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各種關系
①處理好“五種”關系;
②處理好建設規模與國力相適應的關系
③認識好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方針(中共八大,周恩來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社會主義分為兩個階段: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進入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需要一百年)
3、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
正確解決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的關系:
①發展工業必須與發展農業同時并舉,一定意義上,在中國發展農業就是發展工業;
②必須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
③國民經濟安排必須以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為序。
4、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的探索
A)經濟體制:全民所有的單一的公有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①毛澤東,新經濟體制——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
②陳云——“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經營上,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的生產主體,按照市場變化而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自由生產是國家生產的補充;國家市場是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主體,一定范圍的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是國家市場的補充。
③在糾正1958年出現的“共產風”過程中,毛澤東明確提出了要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要重視價值規律的思想。
④鄧子恢提出了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
⑤中共八屆九中全會——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B)管理體制:“一長制”不行。
毛澤東——“兩參一改三結合”。“兩參”: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一改”:改正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三結合”:工人、干部、技術人員的三結合。1961年中央頒布的“工業七十條”正式確認了這種企業管理制度,并確定把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作為實行這種制度的有效形式。
5、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
①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定:一屆人大;
(Ⅱ)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權利機構;
(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1)有利于實現中國共產黨對國家事物的領導;
2)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3)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參與討論國家重大決策和重大方針政策。
②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造就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創建“六又”局面:通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要造就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才能夠興旺發達。
③加強執政黨的建設
(中共將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是七屆二中全會)
(Ⅰ)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防止“四種情緒”。
(Ⅱ)加強執政黨的建設,必須反對官僚主義。
④統一戰線
⑤不斷加強和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友黨、沒有組織關系、法律上平等;政黨制度和政治制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
⑥實現各民族平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實行民族自覺和聯邦制)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1)有利于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民族內部事務;
2)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3)有利于抵御外來侵略;
4)有利于社會的穩定。
6、文化建設
①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領導地位
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領導是中國歷史的總結,是中國現代歷史進程中必然的選擇;
2)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的意識形態,是立國、建國之本;
3)堅持馬克思主義有要實行“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馬克思主義要在與多中錯誤思想的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② 繁榮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方針
1)知識分子在革命和建設中起先鋒橋梁作用,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2)教育方針: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2017考研備考資料、考研經驗!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