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異基因骨髓移植需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緩解后盡早進行,移植成功者可獲得長期生存或治愈。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α-干擾素不良反應有發熱、惡心、食欲不振、血小板減少及肝功能異常。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90%以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人血細胞中出現Ph’染色體。少數病人Ph’染色體呈陰性,此類病人預后較差。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化療藥物有白消安、羥基脲、二溴甘露醇、氮芥類等藥物,首選藥物為羥基脲。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進行骨髓移植的時間,目前主張病人年齡控制在50歲以下、急性白血病第一次完全緩解時進行。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糾正貧血:嚴重貧血可輸濃縮紅細胞或全血。積極爭取白血病緩解是糾正貧血最有效的方法。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于大量白血病細胞被破壞,可產生尿酸腎結石,引起腎小管阻塞,嚴重者可致腎衰竭,病人表現少尿無尿。故要求病人多飲水,給予別嘌呤醇以抑制尿酸合成。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防治:常用藥物是甲氨蝶呤,在緩解前或后鞘內注射,可同時加地塞米松。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嚴重感染是白血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應做咽拭子及血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同時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物,待陽性培養結果出來后再更換細菌敏感的抗生素。有條件可多次輸注濃縮粒細胞。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免疫學檢查可用于急淋和急非淋的區別,以及T細胞和B細胞白血病的區別。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髓檢查是診斷白血病的重要依據,骨髓一般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主要細胞為白血病原始細胞和幼稚細胞,正常粒系、紅系細胞及巨核細胞系統均顯著減少。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輸血和輸血小板:適用于危重出血者、血小板低于20×109/L者,脾切除術前準備或其他手術及嚴重并發癥,輸新鮮血或濃縮血小板懸液有較好止血效果。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為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首選藥物,口服潑尼松每次10~20mg,每日3次,病情急重可靜脈點滴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象:骨髓巨核細胞數量增多或正常,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細胞減少。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一般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后數日即可改善出血癥狀,但不能根治,停藥后易復發。所以選項A是錯誤的。
1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免疫抑制劑:抗胸腺細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細胞球蛋白能抑制病人T淋巴細胞或非特性免疫反應,是目前治療重型再障的首選藥物。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氯霉素可引起骨髓造血細胞受抑制及損害骨髄微環境。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雄激素為治療慢性再障首選藥物,作用機制可能是刺激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對骨髓有直接刺激紅細胞生成作用。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發熱和出血征象說明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提示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均有可能,但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多無肝、脾、淋巴結腫大,故考慮白血病可能性大,應進一步行骨髓檢查加以鑒別。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活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骨髓增生低下。
2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粒紅比例降低,紅細胞系統增生明顯活躍。中幼紅細胞比例增多,體積比一般的中幼紅細胞略小,邊緣不整齊,胞漿少,染色偏藍,核固縮似晚幼紅細胞,表明胞漿發育落后于核,粒系細胞和巨核細胞數量和形態均正常。
2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查明缺鐵的病因后必須積極治療,病因得到糾正,貧血才能徹底痊愈而不再復發。如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月經過多等慢性失血所致缺鐵性貧血,必須徹底治愈原發病。
2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再生障礙性貧血為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特點為骨髓增生低下,全血細胞減少,急性型較明顯;網織紅細胞低于正常。
二、A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此患者白細胞計數增高,以中幼、晚幼、桿狀核粒細胞為主,脾大,Ph染色體陽性,即可診斷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骨髓檢查是診斷白血病的重要依據。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為治療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首選藥物。但如果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者,是脾切除的適應證。脾切除的作用機理是減少血小板破壞及抗體的產生。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再生障礙性貧血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類貧血,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該患者骨髓增生不良,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均低于正常,符合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特點。另外,患者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要癥狀,貧血程度較輕;而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者貧血多為主要表現,感染及出血均較輕。故應首先考慮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