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第二章 護理學的基本概念
一、A1
1、有關護理學基本概念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屬于外環境
B、人是心理、社會兩方面的統一體
C、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健康的一個方面
D、健康與疾病是動態變化的,并可以相互轉化
E、護理是運用護理程序,使人獲得保持和恢復健康的最佳狀態
2、護理的服務對象是
A、所有的人
B、健康的人
C、患病的人
D、有殘疾的人
E、有心理障礙的人
3、有關“健康”的描述,正確的是
A、無軀體疾病或不適
B、能正確地評價自己
C、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D、有完好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
E、健康與疾病是對立的,不能相互轉化
4、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以下哪種
A、生理性需要
B、社會性需要
C、情緒性需要
D、知識性需要
E、以上都包括
5、病室內濕度過低患者可產生
A、咽痛、口干
B、頭暈、疲乏
C、悶熱、難受
D、食欲減退、煩躁
E、血壓增高、面色潮紅
6、新生兒最適宜的室溫為
A、14~15℃
B、10~17℃
C、20~22℃
D、18~22℃
E、22~24℃
7、視服務對象為一個功能整體,在進行護理服務時,應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幫助和照顧的護理是
A、個案護理
B、功能制護理
C、小組護理
D、責任制護理
E、整體護理
8、病室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
A、15%~25%
B、30%~40%
C、40%~50%
D、50%~60%
E、60%~70%
9、人表達自身所體驗的喜、怒、哀、樂的需要屬于
A、生理性需要
B、知識性需要
C、社會性需要
D、精神性需要
E、情感性需要
10、人與護理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人是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的統一整體
B、人是一個開放系統
C、護理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個體的人維持機體各系統或各器官功能的協調平衡
D、護理中的人包括個人、家庭、社區和社會四個方面
E、護理的最終目標是提高整個人類社會的健康水平
11、護理學的4個基本概念指的是
A、預防、治療、護理、環境
B、病人、健康、社會、護理
C、病人、預防、治療、護理
D、人、環境、健康、護理
E、人、環境、健康、預防
12、現代護理學基本概念的核心是
A、人
B、環境
C、健康
D、疾病
E、護理
13、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文化教育因素實際屬于
A、自然環境因素
B、社會因素
C、生物遺傳因素
D、醫療衛生服務因素
E、生物因素
14、Dunn(鄧恩)于1961年提出了哪種模式更多地強調促進健康的保健活動
A、適應模式
B、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C、人際關系模式
D、健康系統模式
E、最佳健康模式
15、哪項屬于自我概念的身體心象
A、姓名、性別、年齡
B、個人對自我的評價
C、價值觀、性格與興趣
D、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和看法
E、在特定的社會體系中所處的位置的行為要求和行為期待
16、最佳健康模式強調的是
A、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
B、治療疾病與康復護理
C、恢復健康與減輕痛苦
D、維持健康與預防疾病
E、治療疾病與減輕不適
17、在治療性環境中,工作人員應做到“四輕”
A、談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門輕
B、說話輕、走路輕、動作輕、開門輕
C、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
D、談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門輕
E、說話輕、走路輕、動作輕、關門輕
18、室溫過高時,人體會
A、加快機體散熱
B、神經系統受到抑制
C、肌肉緊張,產生不安
D、促進體力恢復
E、尿量增加
19、整體護理的宗旨是
A、為患者提供服務
B、以工作目標為中心
C、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D、幫助健康的人保持健康
E、以護理對象為中心
20、不屬于護理理論四個基本概念的是
A、人
B、健康
C、康復
D、環境
E、護理
21、以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基礎,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南,對人實施從生理,心理和社會各個方面的護理,從而使人達到最佳健康狀況的護理是
A、個案護理
B、功能制護理
C、小組護理
D、責任制護理
E、整體護理
22、以下內容不屬于人的基本需要中的生理性需要的是
A、睡眠
B、哭泣
C、呼吸
D、食物
E、排泄
23、個體在探究事物真相、思想與理性方面的需要屬于
A、生理性需要
B、知識性需要
C、社會性需要
D、精神性需要
E、情緒性需要
24、有關成長與發展的說法,錯誤的是
A、成長與發展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的
B、個體心理的發展是沒有規律可循的
C、每個人都要經歷相同的發展階段
D、每個發展時期都有一定的發展任務
E、嬰幼兒期的發展影響個體的氣質和生活方式
25、護理的核心是
A、照顧
B、關懷
C、看護
D、仁術
E、愛心
26、下列不屬于自我概念的成分的是
A、角色表現
B、身體心象
C、自尊
D、自我特征
E、自信
27、白天病區較理想的聲音強度是
A、50~55dB
B、60~70dB
C、75~80dB
D、85~90dB
E、35~45dB
28、病室濕度為30%時,病人可表現為
A、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
B、悶熱、不適
C、頭痛、頭暈、耳鳴、失眠
D、尿液排泄增加
E、多汗、面色潮紅
29、以下描述的病室環境中,較合適的是
A、嬰兒室室溫宜在22~24℃
B、室內相對濕度在30%~40%為宜
C、破傷風病人,室內光線應明亮
D、產休室,應保暖不宜開窗
E、氣管切開者,室內相對濕度為40%
30、為了保證病人有適當、能獨處的空間,同時也方便操作和護理,病床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
A、50cm
B、100cm
C、120cm
D、150cm
E、180cm
31、護理發展成為一門學科的因素除外
A、人
B、健康
C、環境
D、社會
E、護理
32、人類的基本需要特性除外
A、人類的基本需要大致相同
B、一種需要滿足后才會進行下一種需要
C、每種需要的重要性可因人而異
D、各種需要相互聯系
E、各種需要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33、當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會導致
A、煩躁
B、疾病
C、倦怠
D、易怒
E、食欲減退
34、一個人學習的結果和成熟的標志是
A、成長
B、發展
C、成熟
D、發育
E、成功
35、人體可測量性生長指標除外
A、身高
B、體重
C、年齡
D、三圍
E、智力
36、人的成長與發展關于認知方面的內容不包括
A、感知
B、判斷與推理
C、是非觀念
D、記憶
E、思考與想象
37、關于成長與發展的基本原則描述不正確的是
A、每個人都要經過相同的各個發展階段
B、每個人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個性
C、成長與發展是持續的、有順序的、但不可預測
D、每個發展階段各具有一定的特征
E、發展是通過逐步的成熟和不斷的學習而獲得的
38、影響成長與發展的因素是
A、遺傳因素
B、家庭因素
C、學校因素
D、宗教因素
E、以上全是
39、自我概念的組成部分除外
A、身體心象
B、角色表現
C、自我特征
D、自尊
E、自我認知
40、健康-疾病連續相即指健康與疾病為一種連續的過程,其活動范圍為
A、健康極差至高度健康
B、健康極差至死亡
C、健康極差至最佳健康狀態
D、瀕臨死亡至最佳健康狀態
E、死亡至理想健康狀態
41、以下影響健康的因素中屬于自然環境因素的是
A、家族遺傳病
B、意外傷害及自殺
C、蔬菜中殘留農藥
D、生活作息不規律
E、社會經濟動蕩
42、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學因素
B、環境因素
C、生活方式
D、衛生保健設施因素
E、社會因素
43、消極的心理因素可引發許多疾病,除外
A、胃十二指腸潰瘍
B、血友病
C、自殺
D、腫瘤
E、高血壓
44、為病人創造一個適合恢復身心健康的治療性環境主要考慮的兩個因素是
A、舒適和安全
B、舒適和安靜
C、舒適和照顧
D、舒適和睡眠
E、安全和照顧
45、可造成高頻率的聽力損失,甚至永久性失聰的噪音分貝為
A、80dB以上
B、90dB以上
C、100dB以上
D、120dB以上
E、150dB以上
46、目的是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的一種科學方法是指
A、護理診斷
B、護理程序
C、護理實施
D、護理評價
E、護理措施
47、護士和病人的關系首先是
A、幫助與被幫助
B、照顧與被照顧
C、協助與被協助
D、治療者與被治療者
E、指導與被指導
48、護理(nursing),源于拉丁語,原意是
A、養育
B、保護
C、照料
D、以上3項
E、照顧
49、需考慮舒適和安全兩個主要因素的環境是
A、人文環境
B、社會環境
C、外環境
D、治療性環境
E、醫院物理環境
50、南丁格爾指出:“護理使千差萬別的病人都能達到治療康復的最佳身心狀態,這本身就是一項最精致的藝術”,其理論思想是
A、護理是助人的活動
B、護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C、照顧是護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題
D、護理是一門專業,一門技術
E、護理是一個過程,其方法是護理程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