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理缺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而發生診療護理過失的行為。隨著人們法制意識和知識水平、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近年來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醫療機構也因醫療糾紛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壓力。現已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院應注重護理缺陷的管理和應對。
基層醫院的護理管理缺陷有:
1.護理管理人員科學規范化管理素質欠缺
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人員是從基層臨床一線上提選出來的,在工作當中往往會重心偏移,護士長的管理是整個護理管理的關鍵環節。護士長主要精力應放在護理的組織與業務管理上,但實際上目前基層醫院護士長科學化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還欠缺。再者,后勤保障系統不完善,又要花大量精力進行瑣碎的行政后勤事務。抓護理質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夠,從而嚴重影響了護理質量管理。
2.護理質量檢查著重形式
我院在質量評審中,年查、季查、院查往往流于形式,考核時多根據省市指定的檢查內容進行評定。由于護理病歷是根據護士的記錄來評定護理效果和病歷質量,護士把考核視為負擔,考核時搞突擊,應付檢查,補寫記錄,編寫護理計劃,使護理計劃、護理問題、護理措施、護理小結、健康教育等缺乏務實性,檢查時總比不檢查時好的現象存在。護理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檢查過程中對現存缺陷只注重追查責任人,未注重糾正措施的落實,從而使有些護理問題連續出現,護理質量標準再高,病人也未受益。考評結果不能客觀反映護理質量和實際效果。
3.管理不嚴格,制度落實不到位
由于護理管理人員缺乏新的管理理念和法律知識,對新的醫學模式下新的質量評審標準理解不深刻。有的護士長還從事著一些臨床護理工作,致使護理制度落實不到位。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一些生活護理工作由病人家屬去做,如口腔護理、會陰護理、皮膚護理等等簡單的護理操作。病人輸液巡回卡書寫不規范,比如滴速未數或未記錄、姓代全名、時間模糊等。分級護理制度及健康教育落實不到位,與病人實際需求極不相應。
4.護士業務能力有限,管理存在著一定難度
基層醫院護士除忙于常規治療、護理外,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很少,無法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搶救大批急、危、重病人時操作技術不過硬,觀察病情發現問題的能力有限。長時間在基層醫院工作的護士,很多安于現狀,缺乏進取意識,競爭意識,對高標準,嚴要求的護理質量管理不能適應。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