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呼吸系統的解剖特點
呼吸系統以環狀軟骨為界劃分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副鼻竇、咽、咽鼓管、會厭和喉;下呼吸道由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和肺泡組成。小兒易患呼吸系統感染,與其解剖生理特點和免疫特點有關。
(一)鼻
小兒鼻腔相對較短,后鼻道狹窄,無鼻毛,而黏膜柔嫩、血管豐富易感染。感染后黏膜充血、腫脹,引起鼻腔狹窄甚至堵塞,出現張口呼吸,影響吸乳。嬰幼兒鼻淚管較短,開口部瓣膜發育不全,上呼吸道感染時易引起結膜炎。
(二)咽
嬰幼兒咽部狹窄且垂直,咽鼓管相對寬、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時易引起中耳炎。扁桃體4~10歲發育達高峰,14~15歲后逐漸退化,故扁桃體炎多見于年長兒,1歲以內則少見。
(三)喉
小兒喉部呈漏斗形,軟骨柔軟,喉腔及聲門裂較狹小,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組織豐富,故喉部炎癥時易引起聲嘶和吸氣性呼吸困難。
(四)氣管與支氣管
嬰幼兒氣管、支氣管管腔相對狹小,軟骨柔軟,支撐作用弱,黏膜血管豐富,而黏液腺分泌不足,纖毛運動差,不能有效地驅除吸入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質,易感染造成氣道狹窄甚至阻塞。由于右側支氣管較左側直、短、粗,若發生氣管異物則易進入右支氣管,造成肺不張、肺氣腫。
(五)肺
嬰幼兒肺彈力組織發育不完善,肺泡小而且數量少,血管豐富,毛細血管及淋巴組織間隙比成人寬,間質發育旺盛。肺含血量多而含氣量相對較少,故易發生感染,且感染時易引起肺間質性炎癥、肺不張等。
(六)胸廓
嬰幼兒胸廓呈圓桶狀,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發育不完善,膈位置較高;胸腔較小,而縱隔相對寬大。這些因素使胸廓活動范圍小,肺不能充分擴張,通氣、換氣受限,患病時易發生缺氧發紺。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