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護理知識
1.疼痛的評估內容有哪些?
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時間;③疼痛的性質;④疼痛的程度;⑤疼痛的表達方式;⑥影響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對患者的影響,有無伴隨癥狀等。
2.如何應用0—5文字描述法評估疼痛?
0級無疼痛。
1級輕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
2級中度疼痛:輕度干擾睡眠,需用止痛藥。
3級.重度疼痛:干擾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藥。
4級劇烈疼痛:干擾睡眠較重,伴有其他癥狀。
5級無法忍受:嚴重干擾睡眠,伴有其他癥狀或被動體位。
3.體溫表消毒步驟有哪些?
①第一道處理: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5分鐘,清水沖洗后擦干,放于離心器內甩至35°C
②第二道處理: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鐘,再用冷開水清潔后擦干備用。
③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換
④離心器每日消毒一次,盛器每周總消毒一次,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鐘。
4.紫外線消毒步驟有哪些?
①空氣消毒:1.5w/立方米,30分鐘
②物體表面:有效距離1米,30~60分鐘
③計時應從燈亮后5~7分鐘開始,關燈后應間隔3~4分鐘后才能再次開啟
④燈管保持透亮,每周一次用95%酒精紗布擦拭燈管
⑤適宜溫度20~40°C,濕度不大于60%,大于60%應延長照射時間
⑥應使用登記本記錄累計時間,大于1000h應更換
5.醫院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多少?
一般病室的溫度保持在18~22℃;新生兒、老年科室及治療檢查時溫度保持在22~24℃。室溫過高會使神經系統受到抑制,干擾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體熱的散發使人煩躁,影響體力恢復;室溫過低則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縮,缺乏動力,又可能會造成患者在診療護理時受涼。
6.現場復蘇程序
①判斷:現場有無危險,患者有無損傷,有無意識,有無呼吸
②呼救:啟動EMSS,看時間
③復蘇體位:患者平臥于平底或硬板上,同時解開衣領,腰帶
④判斷有無大動脈搏動
⑤立即胸外心臟按壓
⑥暢通呼吸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異物,取下假牙
⑦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7.為什么要求在清晨留尿標本?
因清晨排出的尿尿量及各種成份的含量比較穩定且沒有受到食物的影響PH值最低有利于保持有形成份如細胞和管型等完整。
8.青霉素過敏反應的原因是什么?
過敏反應系由抗原抗體相互作用而引起青霉素G是一種半抗原進入人體后與組織蛋白質結合而成為全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存在于體內當過敏體質的人遇有相應抗原進入機體,即發生過敏反應。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相關推薦:
2021護士資格成績查詢時間 ※ 合格標準 ※ 微信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