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作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因此內外環境的刺激是啟動一個反射的條件。而這種反應的實現必須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一些沒有中樞神經系統參與的反應不屬于神經反射。例如小刀割破皮膚,血液由血管內流出;流出的血液會自動凝固成血塊。這些反應不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不能稱之為反射。酸刺激小腸粘膜,使其產生一種促胰液素(secretin),通過血流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增加,這一反應不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也不是反射。
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它包括五個部分:感受器、傳入纖維、中樞神經系統、傳出神經和效應器。感受器的功能是將刺激的能量轉變為沖動,由傳入纖維將沖動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經過處理,再將沖動通過特定的傳出神經,傳至效應器,由效應器作出適當的反應,如肌肉的收縮,腺體的分泌等等。
表示了一個反射所包括的五個部分。從圖上可見傳入纖維可以與中間神經元發生聯系,再作用于運動神經元。一個反射活動的完成可以通過很多中間神經元;而一個最簡單的反射可以不通過中間神經元,只需兩個神經元:傳入與傳出神經元直接形成突觸完成反射,例如我們的膝反射。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到破壞,都使反射消失。例如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損傷了脊髓的運動神經元,其反射消失。因此,反射弧的完整是實現反射活動的必要條件。膝反射雖然只需兩個神經元,但不等于這一反射只涉及兩個神經元。傳入的信息可以傳播到對側或更高級的神經元。例如在完成這一反射的同時,屈肌受抑制而舒張。這一反射還受其他神經元的調控。最明顯的例子是,高級中樞特別是皮層,往往對這種反射具有抑制作用。有些人的這種抑制作用很強,在叩擊髕腱時,膝反射很弱或不出現(圖)。此時可讓病人雙手用力拉緊,再檢查此反射。由于病人注意力集中在拉手,而降低了皮層的抑制作用,可以使此反射重新出現或加強。
脊髓上運動神經元損傷,例如內囊出血等,可以降低高級神經部位對這類反射的抑制作用,而使反射活動加強。如果臨床檢查中這一反射加強,結合其它檢查,則有助于神經損傷的定位診斷。因此這一反射雖然簡單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