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肺炎
【診斷】
(一)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約為2~3周,約l/3的病例無癥狀。絕大部分患者開始都有咽干、咽痛、畏寒、發熱、頭痛及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刺激性干咳是突出癥狀,偶有痰中帶血絲,咳劇時常有胸痛,一般不伴有氣喘和呼吸困難。體檢時可見咽部和耳鼓膜充血,頸部淋巴結腫大及多形性皮疹。肺部體征多不明顯,也可聞及干啰音或濕啰音,約10%~15%的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也有在整個病程中無任何陽性體征。少數病人可患有胃腸炎、溶血性貧血、關節痛、心包炎、心肌炎、肝炎等,個別還可伴有中樞神經癥狀,病程1~4周或更長。
(二)實驗窒檢查
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也可增高。病原學檢查可采集患者咽部分泌物、痰、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等進行培養和分離支原體,抗體出現后,培養仍可陽性。
(三)X線檢查
胸片表現多樣化,無特異性。肺部浸潤多呈斑片狀或均勻的模糊陰影,近肺門較深.中、下肺野多見。有時呈網狀、云霧狀、粟粒狀或間質浸潤。嚴重者兩肺中、下可見彌漫性結節性浸潤,大葉實變少見。有時可遺留散在的結節狀鈣化影。兒童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少數病例可有少量胸腔積液。X線表現一般在2周后逐漸消退,少有延長至4-6周者。
(四)特殊檢查
血清學檢查是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最常用的檢測手段。如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球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IA)及間接熒光抗體試驗等均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另外,抗原檢測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早期快速診斷方法,如單克隆抗體、基因探針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肺炎支原體抗原及DNA等。
(五)鑒別診斷
需與病毒性肺炎、衣原體肺炎、軍團菌肺炎和結核病相鑒別。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