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典型癥狀和體征
(一)癥狀:
1.典型表現: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或發作性胸悶和咳嗽是其主要癥狀。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和加重,可在數分鐘內發作,經數小時至數天。用支氣管舒張藥后或自行緩解。
2.咳嗽變異型哮喘:以咳嗽為唯一的癥狀。
3.運動性哮喘:一些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癥狀在運動時出現,稱為運動性哮喘。
(二)體征:
發作時胸部叩診呈過清音,可聞及廣泛的哮鳴音,呼氣延長。重度哮喘發作時,哮鳴音也可消失,被稱為“沉默肺”,常提示病情危重。同時還可出現心率增快、奇脈、胸腹矛盾運動和發紺。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
1.嘔血與黑糞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糞。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伴有嘔血。嘔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樣;如出血量大,未與胃酸充分混合即嘔出,則為鮮紅或有血塊。黑糞呈柏油樣,黏稠而發亮。高位小腸出血乃至右半結腸出血,如血在腸腔停留較久亦可呈柏油樣。
2.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
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環血容量迅速減少而導致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頭昏、心慌、乏力,突然起立發生暈厥、肢體冷感、心率加快、血壓偏低等。嚴重者呈休克狀態。
3.貧血和血象變化
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貧血,但在出血的早期,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血細胞比容可無明顯變化。
急性出血患者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顯代償性增生,可暫時出現大細胞性貧血,慢性失血則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出血24小時內網織紅細胞即見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漸降至正常。
4.發熱
消化道大量出血后,部分患者在24小時內出現低熱,持續3~5天后降至正常。引起發熱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周圍循環衰竭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5.氮質血癥
由子大量血液蛋白質的消化產物在腸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濃度可暫時增高,稱為腸源性氮質血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