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尺骨雙骨折甚常見,多發生青少年。尺橈骨雙骨折可發生重迭、成角、旋轉及側方移位四種畸形:橈骨干單骨折較少見,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較少,主要發生旋轉移位。尺骨干單骨折極少見,因有橈骨支持移位不明顯,除非合并下尺橈關節脫位。
一、骨折原因和類型
(一)尺橈骨雙骨折
1.直接暴力 多見打擊或機器傷。骨折為橫型或粉碎型,骨折線在同一平面。
2.間接暴力 跌倒手掌觸地,暴力向上傳達橈骨中或上1/3骨折,殘余暴力通過骨間膜轉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所以骨折線位置低。(圖3-31)橈骨為橫型或鋸齒狀,尺骨為短斜型,骨折移位。
3. 扭轉暴力 受外力同時,前臂又受扭轉外力造成骨折。跌倒時身體同一側傾斜,前臂過度旋前或旋后,發生雙骨螺旋性骨折。多數由尺骨內上斜向橈骨外下,骨折線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線在上,橈骨骨折線在下。
(二)橈骨干骨折 幼兒多為青枝骨折。成人橈骨干上1/3骨折時,附著在橈骨結節肱二頭肌及附著于橈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轉移位。橈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時,骨折線在旋前園肌抵止點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處于中立位,而骨折遠段受旋前方肌牽拉,旋前移位,單純橈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1 骨折在旋后肌和旋前園肌之間,近折段向后旋,遠折段向前旋轉
2 骨折在旋前園肌下方,遠折段向前旋轉
(三)尺骨干骨折 單純尺骨干骨折極少見,多發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較少。
二、臨床癥狀及診斷
外傷后局部疼痛、腫脹、肢體畸形,旋轉功能受限。完全骨折有骨擦音。X片可確定骨折類型及移位情況。但應包括上下尺橈關節。注意有無關節脫位。
三、治療
治療尺橈骨干雙骨折需將兩骨近遠段正確對位,矯正四種畸形,恢復兩骨的生理長度。這種骨折復位比較困難,復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經驗證明,手法正復,適當外固定多數病例可以治愈。單純尺骨或橈骨骨折治療相同。
(一)手法復位外固定 整復前,根據受傷原理及X片顯示骨折類型、部位和移位方向,確定整復步驟及復位手法。
麻醉:臂叢麻醉或全麻。
復位方法及步驟:病人仰臥肩外展90°,屈肘90°。中或下1/3骨折時,前臂中立位,即手掌、前臂和地面平行。上1/3骨折時稍旋后位,即手掌前臂和地面有45°傾斜。肘上和手掌兩處對抗牽引,重迭和成角畸形糾正后,首先采用分骨方法,然后根據骨折移位情況可分別用提按、折頂、搖擺等手法使骨折斷端復位。骨折已復位,骨擦音完全消失,手下有一種穩定感。
如有一骨折為橫形穩定骨折,另一骨折為不穩定骨折,首先整復穩定骨折。若兩骨折均為不穩定骨折,先整復結構上粗大的那根骨折。再整復細小的骨折。如兩骨折均屬穩定骨折,可先整復尺骨,再復位橈骨等等。
固定:4塊小夾板,二個分骨及手紙壓墊固定。也可用長臂石膏固定。固定期間注意松緊度合適,8周后折除外固定,加強功能鍛煉。
(二)切開復位固定受傷時間不長,傷口污染較輕,手術后不會感染或術后不易固定的開放性骨折;上肢多處骨折,尺橈骨間膜破裂者;手法復位失敗或整復后固定困難者;陳舊性重迭旋轉畸形愈合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