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3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蛋白尿是尿液中出現超過正常量的蛋白質,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15g/24h。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分子以上的蛋白質巨大部分不能通過濾過膜,少量選擇性的微量蛋白可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如β2微球蛋白。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抗凝血酶Ⅲ大量丟失是高凝狀態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纖維蛋白原合成增加及血小板聚集活躍等因素,加重高凝狀態。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當血糖濃度超過10mmol/L時,血糖濃度再增加,重吸收也不再增加,尿中出現葡萄糖。這個濃度界值稱為腎糖閾。也就是說,當血糖超過腎糖閾值時,可出現尿糖。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內生肌酐消除率的公式為:Ccr=U×V/P
其中,V:每分鐘尿量(ml/min)=全部尿量(ml)÷(24×60)min
U:尿肌酐,μmol/L
P:血肌酐,μmol/L
從公式可以算出,內生肌酐清除率為55ml/min。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尿素氮測定常采用二乙酰一肟法和酶耦聯速率法(尿素酶法)兩種測定方法,其中二乙酰一肟法其血清中尿素在氨基硫脲存在下與二乙酰一肟在熱強酸溶液中生成紅色復合物。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腎單位是腎臟的基本功能單位,兩側腎臟大約有200萬個腎單位,腎單位由腎小球、小球囊腔、近曲小管、髓袢和遠曲小管組成,集合管不包括在腎單位內。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尿素是氨基酸代謝終產物之一。肝內生成的尿素進入血循環后主要通過腎排泄,腎外途徑(如汗液)排出量比例很小(低于5%),GFR減低時尿素排出受阻,血中尿素濃度即升高。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中丙酮、丙酮酸、葉酸、抗壞血酸、葡萄糖、乙酰乙酸等都能在此反應中呈色,因而被稱為“非肌酐色原”,用血清作樣品測定時此類物質可占總發色強度的約20%(紅細胞中約含50%)。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現行腎小球濾過功能中肌酐清除率能較早反映腎功能的損傷,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在血清肌酐和尿素兩項指征尚在正常范圍時,Ccr可低于正常范圍的80%以下。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常人尿蛋白含量極微25mg/24h,微量蛋白中以白蛋白為主。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人體內,螵呤核苷酸分解生成螵呤核苷及螵呤后,經水解脫氨和氧化,最后生成尿酸。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腎病綜合征時,血漿中,相對分子量較小的IgG含量下降,而分子量較大的IgM相對增高。血漿中其他大分子物質如纖維蛋白原,α2-巨球蛋白等,血漿濃度增高。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中蛋白質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稱為非蛋白氮(NPN)組分。血中NPN包括組分多達15種以上,其中血尿素氮(BUN)占45%,其他有肌酐、尿酸、肌酸等。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尿微量白蛋白(mAlb)測定的臨床意義包括:①是糖尿病誘發腎小球微血管病變最早期的客觀指標之一,對糖尿病性腎病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②可用于評估糖尿病患者發生腎并發癥的危險度。③mAlb是高血壓性腎損傷的早期標志。④可評估高血壓的療效。⑤可用于妊娠誘發高血壓腎損傷的監測。
1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腎病綜合征的主要生物化學表現: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癥;③血漿濃度增高;④高脂血癥;⑤高凝狀態;⑥水腫的出現。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中的β2m可自由通過腎小球,幾乎全部(99.9%)在近曲小管(PCT)重吸收,經小管上皮細胞吞飲作用進入細胞內,被溶酶體消化分解為氨基酸供機體再利用,由尿排出者僅占0.1%。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腎血漿流量通過腎小球成為原尿的百分數為濾過分數,用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漿流量的比值來表示。正常值約為20%,它是衡量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一項指標。由于排除了腎血漿流量大小的影響,因而較單純的腎小球濾過率更能準確反映腎功能的好壞。
1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濾過是指當血液流過腎小球毛細血管網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通過濾膜形成濾液(原尿)的過程。慢性腎小球炎時,腎小球濾過功能常降低。
2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主要取決于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有效濾過壓。血漿就是通過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實現濾過作用的。
2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α2-巨球蛋白是血漿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質。由肝細胞與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合成。由于其分子量>70000,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所以它不會出現在高選擇性蛋白尿中。
2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腎小球濾過膜對分子透出的絕對界限分子量約為70000。較大的蛋白質(血漿球蛋白)則不再能從腎小球濾出。
2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成年人的兩腎一晝夜可形成原尿約180L(每分鐘125ml)。原尿經過腎小管各段和集合小管后,絕大部分水、營養物質和無機鹽等又被重吸收入血,部分離子也在此進行交換;小管上皮細胞還分泌排出機體部分代謝產物。濾液又進一步濃縮,最終形成終尿,其量為每天1~2L,僅占腎小球濾液的1%左右。
2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選擇性蛋白尿是指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能否通過具有一定選擇性。相對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不易濾過,相對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較易濾過,即選擇性濾過。腎小球濾過膜對分子透出的絕對界限分子量約為70000。
2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腎小球腎炎大多數為急性鏈球菌感染1~3周后,因變態反應而引起雙側腎彌漫性的腎小球損害,使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的腎小球疾病。
2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中的β2m可自由通過腎小球,幾乎全部(99.9%)在近曲小管(PCT)重吸收,經小管上皮細胞吞飲作用進入細胞內,被溶酶體消化分解為氨基酸供機體再利用,由尿排出者僅占0.1%。
2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1)選擇性蛋白尿:以4~9萬相對分子質量中等的清蛋白為主,可伴相對分子質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轉鐵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對分子質量β2-M、Fc片段等。無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過3.5g/24h,常見于腎病綜合征。
(2)非選擇性蛋白尿:反映腎小球毛細管壁有嚴重斷裂和損傷。尿蛋白以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和中等的蛋白質同時存在為主,如IgM、IgG和補體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選擇性蛋白尿是一種持續性蛋白尿,有發展為腎衰的危險,常提示預后較差。常見于原發或繼發腎小球疾病。
2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近曲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當血糖濃度在10mmol/L以下,近曲小管能夠將葡萄糖全部重吸收;當血糖濃度超過10mmol/L時,血糖濃度再增加,重吸收也不再增加,尿中出現葡萄糖。
2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尿蛋白選擇性指數(SPI):即測定IgG清除率與轉鐵蛋白(Tf)清除率的比值。腎小管的清除率是指單位時間內腎排出某物質的總量與同一時間該物質血漿濃度之比。所以選擇性指數可以表示為(尿IgG/血IgG)/(尿Tf/血Tf)。
3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菊粉清除率測定是理想的測定GFR的物質,可準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因此被認為是最能準確反映GFR的標準方法。但菊粉是一種外源性物質,為保持血中濃度必須采取靜脈點滴輸人,試驗過程中還要多次采血,因此臨床應用受限,僅用于研究領域。
3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腎小球濾過率(GFR):設該物質血漿(清)濃度為P,該物質尿中濃度為U,單位時間(min)內尿量為V,清除率計算的基本公式是:GFR=UV/P。由于每個人的腎臟大小不盡相同,每分鐘排尿能力也有所差異,為消除個體差異可進行體表面積矯正:Ccr=(UV/P)×(1.73/A)。
3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腎小球濾過率即單位時間內腎排出某物質的總量(尿中濃度×尿量)與同一時間該物質血漿濃度之比。單位為ml/min。
3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水腫、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為特點的腎小球疾病。
3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胱抑素(CystatinC),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是近些年發現的較為理想的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內源性物質,濃度與GFR呈良好線性關系,線性關系顯著優于血肌酐。
3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人體內,螵呤核苷酸分解生成螵呤核苷及螵呤后,經水解脫氨和氧化,最后生成尿酸(UA)。尿酸隨尿排出,血中UA全部通過腎小球濾出,在近端腎小管幾乎被完全重吸收,故UA的清除率極低(<10%)。
3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尿素最常用的方法是尿素酶-谷氨酸脫氫酶偶聯法。
3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高脂血癥為其臨床特點的一組癥候群。尿中除有大量蛋白外,可有透明管型或顆粒管型,有時也可有脂肪管型。血液檢查可見α2球蛋白和β球蛋白可明顯增高,γ球蛋白多數較低或不變。
3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腎病綜合征低蛋白血癥:由于腎小球濾膜通透性增強,使大量蛋白尿的排出,肝臟合成蛋白供給不足,導致低蛋白血癥。血液中的蛋白減少后,就會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下降,膠體滲透壓下降失衡,血漿內的水分就會外溢,并積聚到組織和體腔中,從而導致人體高度水腫。
3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遠端腎單位對水的調節功能主要通過尿液的濃縮和稀釋作用來實現,因此濃縮-稀釋試驗可用于檢查遠端腎小管的功能,腎濃縮減退時,尿量多,24小時尿量可超過2500ml;晝夜尿量相差不大,常有夜間尿量增加,超過750ml(早期表現);各次尿間比重(SG)接近,最高SG<1.018,SG差<0.009,嚴重者甚至只有0.001~0.002,提示遠段腎單位的濃縮功能喪失。
4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腎的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蛋白質等幾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4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肌酐是人體內肌酸的代謝產物。正常人肌酐的排泄主要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原尿中的肌酐不被腎小管重吸收。
4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腎小管髓袢主要吸收一部分水和氯化鈉,具有“逆流倍增”的功能,在尿液的濃縮稀釋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4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蛋白質等幾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Na+,K+,Cl-,HCO3-等也絕大部分在此段重吸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