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格形成的關鍵期是0.5分
A.0~3歲
B.3~7歲
C.1~7歲
D.3~5歲
E.2~3歲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兒童早期3-7歲,是兒童形成主動性的關鍵時期。也就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
42、顳葉腫瘤所致精神癥狀0.5分
A.導致的典型癥狀是遺忘綜合征
B.反復出現幻嗅、幻味,有似曾相識、如夢如幻的體驗
C.Gerstmann綜合征,表現為手指失認、計算不能、書寫不能和左右不分等
D.約一半患者會出現癲癇
E.常表現廣泛性智能受損、情感障礙及聲格改變等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顳葉除出現酷似額葉腫瘤的持續性精神癥狀外,還可有作性癥狀,如痙攣發生(50)、鉤回發作。后者常以幻嗅和幻味覺開始,隨即出現意識障礙,呈夢囈樣狀態,談話或活動中止,雙目凝視,可有非真實感、舊事如新癥、似曾相識癥、感知綜合障礙、強迫思維、異常恐怖或突然情緒變化,同時伴有伸舌、舐唇、咀嚼、摸衣等不自主動作。有時可出感覺性失語。
43、被稱為“第二個青春期”的人生心理發展階段指0.5分
A.青少年時期
B.更年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E.老年期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人的第二個青春期在40歲至60歲之間,叫貢獻青春期。也就是更年期。
44、人格障礙與精神分裂癥的鑒別要點0.5分
A.前者是由早年即開始的持續一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不良。后者社會適應能力良好
B.前者從小就愛惹是生非,易激惹,有攻擊或侵犯行為。后者有較明確的起病時間,求治心切,療效較好
C.前者少有精神病性癥狀。后者多有幻覺妄想
D.兩者均屬重性精神病
E.兩者均與遺傳無關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人格障礙是一種固定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偏離常態,多發生自青少年,一般無精神病性癥狀。精神分裂癥多有幻覺妄想。
45、有關區分強化說法不正確的是0.5分
A.是使某一種行為得到強化而其他行為被消除的一種程序
B.在同一種情景里必須有兩個以上不同形式的行為參與其中
C.可以有多個行為被強化
D.不相關的行為被消退
E.替代行為的區分強化是最常用的行為矯正技術之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區分強化是指使某一種行為得到強化而其他行為被消除的一種程序,不可以多個行為被強化。
46、下面關于癡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0.5分
A.記憶減退
B.智力損害
C.有意識障礙
D.情感障礙
E.其他高級皮質功能受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癡呆由病程緩慢的進行性大腦疾病所致的綜合征。特征是多種高級皮層功能紊亂,涉及記憶、思維、定向、理解、計算、判斷、言語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意識清晰,情感自控能力差、社交或動機的衰退,常與認知損害相伴隨,但有時可早于認知損害出現。
47、自殺未遂0.5分
A.有尋死的愿望,但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
B.有意毀滅自我的行動,但并未導致死亡
C.采取有意毀滅自我的行為,并導致了死亡
D.有意或故意傷害自己生命的行為
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強烈的一種行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自殺未遂指出現了自殺意念的人采取了自殺行動,但由于各種原因,而未能成功,獲得挽救。
48、抑郁癥復發的危險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項0.5分
A.急性期治療后仍存在一些殘留的抑郁癥狀
B.雙重抑郁
C.有過復發的患者
D.患者抑郁癥狀緩解后繼續生活在應激環境中
E.中年期發病者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抑郁癥復發的危險因素包括既往有過復發、起病年齡早、精神刺激等。此外,有家族史女性、老人,以及產后慢性軀體疾病患者與缺乏社會支持和物質依賴等的高危人群也容易復發。
49、CCMD-3神經癥的診斷標準中,其病程標準是(除驚恐障礙另有規定外)0.5分
A.符合癥狀標準至少1個月
B.符合癥狀標準至少3個月
C.符合癥狀標準至少4個月
D.符合癥狀標準至少6個月
E.符合癥狀標準至少12個月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驚恐障礙另有規定。
50、由于不適當的學習導致了異常行為的產生0.5分
A.特質理論
B.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C.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D.羅杰斯的自我理論
E.精神分析理論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斯金納所倡導的強化理論是以學習的強化原則為基礎的關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為的一種學說。所謂強化,從其最基本的形式來講,指的是對一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報酬或懲罰),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今后是否會重復發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