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腎內科
一、A3/A4
1、女性,35歲,患急性腎衰竭,已進入多尿期,每日尿量為4500ml。血壓90/60mmHg。化驗血Na+ 125mmol/L,CO2CP 16mmol/L,血K+ 3.5mmol/L,Scr 467μmol/L,HCT 55%
<1> 、最可能出現的體征是
A、直立性低血壓
B、雙下肢水腫
C、心界擴大
D、眼壓升高
E、雙側巴氏征(+)
<2> 、有關本例低鈉血癥的治療正確的是
A、休息,使病人自行恢復
B、限制水入量,使血鈉得以濃縮
C、補充容量,高滲鹽水為主
D、靜脈點滴甘露醇
E、血液透析改善低鈉血癥
<3> 、本例患者原接受血液透析,現在的處理是
A、停止血液透析
B、繼續透析,血容量穩定后,在透析前Scr<300μmol/L時可停止透析
C、繼續透析,直至血容量穩定后腎功能恢復正常
D、繼續透析,直至血容量穩定后血鈉恢復正常
E、改為床旁血液濾過
2、女性,67歲。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呼吸困難1周,尿少(600ml)2天入院,查體:BP160/100mmHg,HR105bpm,R22bpm,端坐呼吸;頸靜脈怒張,神清,雙肺可聞及濕啰音;心音鈍,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早期奔馬律;腹軟,移動性濁音陽性,腎區無叩痛,雙下肢水腫;尿蛋白(+),紅細胞3個/HP,比重 1.020,尿鈉 10mmol/l,血肌酐 205μmol/l,血尿素氮22mmol/l,眼底檢查:正常。
<1> 、該患者腎衰竭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缺血性腎病
B、有效動脈血容量不足
C、急性腎小管壞死
D、糖尿病腎病
E、高血壓腎損害
<2> 、主要治療措施是
A、增加心排血量,減輕心臟負荷
B、控制血糖,減少尿蛋白
C、控制血壓
D、血液凈化治療
E、改善腎臟供血
<3> 、如果是急性腎衰竭患者少尿期或無尿期,需緊急處理的電解質失常是
A、高鉀血癥
B、低鈉血癥
C、低鈣血癥
D、高鎂血癥
E、低氯血癥
3、38歲男性,確診為急性腎衰竭,現尿量為4400ml/d,多尿期,血壓95/65mmHg。化驗血Na+ 128mmol/L,血K+ 3.4mmol/L,CO2CP 18mmol/L,Scr 480μmol/L,Hct 52%。
<1> 、該患者最可能出現的體征是
A、心界向左擴大
B、腱反射減弱
C、直立性低血壓
D、雙側Babinski征(十)
E、雙下肢凹陷性水腫
<2> 、目前患者低鈉血癥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口服鈉鹽
B、濃縮利尿治療
C、限制水入量,使血鈉得以恢復
D、補充容量,以等滲鹽水為主
E、補充容量,以高滲鹽水為主
<3> 、該患者原為血液透析,現在的處理是
A、停止血液透析
B、改為血液濾過
C、繼續透析,直至血容量穩定
D、繼續透析,直至腎功能恢復正常
E、繼續透析,血容量穩定后,在透析前Scr<265μmmol/L時可停止透析
4、男性,46歲。因反復低血鉀伴周期性癱瘓就診。尿量增多,骨痛。尿常規正常,血CO2CP 18mmol/L尿 PH 6.5,血鉀 3.5mmol/l,血氯 108mmol/l
<1> 、對本例診斷最有幫助的檢查是
A、肌酐清除率
B、骨骼X線攝片檢查
C、氯化銨負荷試驗
D、碳酸氫鈉負荷試驗
E、血尿素氮
<2> 、本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腎小管酸中毒I型
B、腎小管酸中毒II型
C、腎小管酸中毒III型
D、腎小管酸中毒Ⅳ型
E、范可尼綜合征
<3> 、治療中哪項藥物禁用
A、碳酸酐酶抑制劑
B、碘胺類藥物
C、螺內酯
D、氨苯蝶啶
E、酸性鹽藥物
5、女性,25歲。關節痛、雙下肢水腫2周。尿蛋白4g/d,尿沉渣RBC 10~20/HP,WBC 5~10/HP,尿培養陰性,血肌酐 102μmol/L,ANA(+)。
<1> 、診斷SLE還需哪一項指標
A、抗Sm抗體陽性
B、抗SSA抗體陽性
C、抗RNP抗體陽性
D、抗GBM抗體陽性
E、ANCA陽性
<2> 、對于該患者腎穿刺檢查的主要意義是
A、確定是否為狼瘡性腎炎
B、明確狼瘡性腎炎的分型及其病理活動指標
C、是否同時合并小血管炎
D、是否存在重疊綜合征
E、是否因合并急性腎小管壞死而導致急性腎衰竭
6、患者男,46歲。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乙肝后肝硬化。發現尿蛋白陽性 1個月來診,無血尿,無惡心嘔吐,發現雙下肢 水腫。既往否認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查體:肝病病容,血壓170/100mmHg,雙肺未聞及干濕啰音,心律齊,無雜音,腹軟,無壓痛,雙下肢水腫。實驗室檢查:尿常規發現血尿(-),蛋白 (+++),24小時尿蛋白定量6.78g/d,血白蛋白19g/l,肌酐76μmol/l。
<1>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過敏性紫癜腎炎
C、腎病綜合征
D、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E、慢性腎小球腎炎
F、隱匿性腎小球腎炎
<2> 、該患者病程中突然出現腰痛,尿少,右腎區叩痛明顯,伴血尿,此時應考慮患者出現的并發癥是
A、感染
B、腎靜脈血栓
C、急性腎功能不全
D、蛋白質代謝紊亂
E、脂肪代謝紊亂
F、腎撕裂
<3> 、下一步應進行下列哪項檢查為宜
A、腎活檢
B、雙腎血管彩超
C、紅細胞畸形率
D、腎臟CT
E、中段尿培養
F、抗核抗體系列
<4> 、經積極治療后患者明顯好轉,但尿蛋白定量為5.89g/l,行腎活檢示最有可能的病理類型為
A、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
B、膜性腎病
C、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D、局灶節段硬化性腎炎
E、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
F、新月體腎炎
<5> 、該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為
A、糖皮質激素
B、環磷酰胺
C、環孢素
D、ACEI和ARB類藥物
E、麥考酚嗎乙酯
F、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
二、案例分析
1、患者女,32歲。孕3個月,尿 頻、尿急、尿痛1周,加重伴肉眼血尿4小時。 既往無類似癥狀史。查體:雙腎區無叩痛,恥骨弓上輕壓痛。尿常規蛋白(+),WBC(+++), RBC(++++)。
<1> 、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尿道炎
B、急性膀胱炎
C、急性腎盂腎炎
D、膀胱腫瘤
E、婦科炎癥
F、腎小球腎炎
<2> 、治療上不宜選用的方案是
A、多飲水、勤排尿
B、短療程療法
C、應持續抗生素治療7天
D、可以選用阿莫西林
E、可以應用二三代頭孢
F、可以應用喹諾酮類抗生素
G、盡量不選用含有酶抑制劑的抗生素
<3> 、追問病史,既往1個月前因相似癥狀診 斷尿路感染,行中段尿培養為大腸桿 菌,此次尿培養回報仍為大腸埃希氏菌,此時應考慮
A、慢性腎盂腎炎
B、復雜性尿路感染
C、再感染
D、復發
E、提示此次感染與上次感染無關
F、提示上次治療未達到臨床治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