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
1、
【正確答案】 ABCDEFG
【答案解析】 本題較簡單,但D選項容易漏選;主要原因是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診斷標準掌握不夠全面,本病需要與動脈硬化性比塞癥相鑒別,其中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史是其主要鑒別點之一,故D入選。另外H項并不是大動脈受累,而是中、小動脈受累。
【正確答案】 ACDEF
【答案解析】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發病年齡常見于青壯年,常有淺靜脈炎,無其他部位動脈病變,沒有受累動脈鈣化表現、動脈造影血管壁光滑,而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是廣泛性不規則狹窄,動脈擴張和扭曲。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臨床表現包括患肢怕冷,皮膚溫度降低;皮膚色澤蒼白或發紺;感覺異常;患肢疼痛;長期慢性缺血導致組織營養障礙改變;患肢的遠側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患肢在發病前或發病過程中反復發生的游走性淺靜脈炎,患肢末端嚴重缺血,產生干性壞疽,脫落后形成經久不愈的潰瘍。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患者感下肢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癥狀消失,符合血栓閉塞性動脈炎(一期 ,局部缺血期)表現。
(二期)營養障礙期:此期除血管痙攣繼續加重外,還有明顯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即使在休息時也不能滿足局部組織的血液需求,故病人足趾部可出現持續性疼痛,夜間尤甚。劇痛常使其夜不能寐,迫使其屈膝抱足而坐,或將患肢垂于床沿,以增加血供緩解疼痛。這種現象稱之為靜息痛(休息痛)。
(三期)組織壞死期:具有一、二期癥狀;肢端發生潰瘍或壞疽:初期為干性壞疽,常先在一個或兩個趾端或趾甲旁出現干枯發黑,逐漸累及整個足趾,脫落后常形成難愈的潰瘍。如繼發感染,干性壞疽可轉為濕性壞疽。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者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其治療不應使用熱療,以免組織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癥狀。應嚴格戒煙,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疼痛嚴重者可應用止痛劑及鎮痛劑。
3、
【正確答案】 H
【正確答案】 G
【正確答案】 C
【正確答案】 BDGHI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頸動脈體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化學感受器腫瘤,為副神經節瘤的一種,發生于頸總動脈分叉部位的頸動脈體。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多數生長緩慢,表現出良性腫瘤的特征,5%~10%屬于惡性。頸動脈體瘤有時也有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部分表現,可合并腎上腺腫瘤等其他腫瘤。
4、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B
【正確答案】 ABCD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高鉀血癥的病因:腎功能減退,不能排鉀。①體內攝入鉀過多:含鉀的藥物應用,組織損傷,輸入庫存血。②腎排泄功能減退:急性腎衰,應用保鉀利尿劑,鹽皮質激素不足。③神經細胞的分布異常:酸中毒等。臨床表現及診斷:①有引起高鉀的病因。②有輕度神志模糊或淡漠、感覺異常和四肢軟弱。③嚴重的高血鉀有微循環障礙的表現,如皮膚蒼白、發冷、青紫、低血壓等。④常出現心跳緩慢或心律不齊,甚至發生心臟停搏。⑤典型的心電圖表現(尤其血鉀超過7mmol/L時):早期T波高尖(典型表現),Q~T間期延長,隨后QRS增寬,P-R間期延長。⑥測定血清鉀超過5.5mmol/L。治療包括:①停止攝入鉀。②降低血清鉀的濃度:利尿治療,選擇排K+利尿劑,如呋塞米。③使K+暫時轉入細胞內: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溶液60~100ml后,繼續靜脈滴注碳酸氫鈉100~200ml;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3~4g糖加入胰島素1U,每3~4小時重復給藥;腎功能不全,不能輸液過多者,可用10%葡萄糖酸鈣溶液100ml、11.2%乳酸鈉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島素30U,靜脈持續滴注24小時,每分鐘6滴;應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也可加10%葡萄糖溶液200ml后作保留灌腸。④透析療法: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⑤對抗心律失常: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溶液20ml,也可用30~40ml葡萄糖酸鈣溶液加入靜脈輸液滴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