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
1、男性,72歲,患絞窄性腸梗阻,體溫驟升至40℃,寒戰,血壓12.1/10.1kPa(95/76mmHg)。
A.感染性休克
B.神經源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損傷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答案]A
[解析]患者患絞窄性腸梗阻,體溫升至40°,寒戰,考慮已引起感染,故A正確。
2、男性,40歲,患十二指腸潰瘍,嘔血l200ml,血壓12.0/10.0kPa(90/76mmHg),脈搏126/min。
A.感染性休克
B.神經源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損傷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答案]E
[解析]消化道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
3、女性,36歲,因二尖瓣狹窄手術,麻醉誘導前突發呼吸困難,發紺,咳嗽,頸靜脈充盈,血壓l2.6/10.6kPa(95/80mmHg),脈搏160/min。
A.感染性休克
B.神經源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損傷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答案]C
[解析]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極期表現,由于心臟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維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輸出量,導致血壓下降,重要臟器和組織供血嚴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環功能障礙,從而出現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及重要臟器損害為特征的病理生理過程。
4、上消化道出血范圍是
A.賁門以上出血
B.幽門以上出血
C.Trietz韌帶以上出血
D.空回腸交界處以上出血
E.回盲部以上出血
[答案]C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所以應該是以Trietz為界。
5、女性,47歲,門脈高壓癥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休克。經三腔管壓迫后并發吸人性肺炎,已輸血,應用抗生素。后病人出現鼻出血、瘀斑,查血小板50×109/L,纖維蛋白原1g/L,凝血酶原時間較正常延長4秒,副凝固試驗陽性。應考慮病人的情況是
A.肝功能嚴重障礙
B.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C.嚴重感染. 毒血癥
D.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E.大量輸血后體內凝血因子被稀釋
[答案]B
[解析]該患者鼻出血,瘀斑、PT延長4秒,血小板50×109/L。又有出血休克的前提,理應考慮DIC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是一個綜合征,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細血管、小動脈、小靜脈內廣泛纖維蛋白沉積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導致循環功能和其他內臟功能障礙,消耗性凝血病,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產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臨床表現。故選B。
6、對某些脾破裂,行裂口修補術及部分脾切除術,是為了
A.節約時間
B.保留造血功能不受影響
C.避免日后可能因免疫低下招致嚴重感染
D.脾內貯有血液,避免失血過多
E.降低手術難度
[答案]C
[解析]脾切除后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對病菌的抵抗能力必 然下降,容易發生嚴重感染。隨著暴發性脾切除術后感染,主要在兒童的報道逐漸增多,修補術及脾部分切除已可安全進行。
7、對某些脾破裂,行裂口修補術及部分脾切除術,是為了
A.節約時間
B.保留造血功能不受影響
C.避免日后可能因免疫低下招致嚴重感染
D.脾內貯有血液,避免失血過多
E.降低手術難度
[答案]C
[解析]脾切除后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對病菌的抵抗能力必 然下降,容易發生嚴重感染。隨著暴發性脾切除術后感染,主要在兒童的報道逐漸增多,修補術及脾部分切除已可安全進行。
8、女性,67歲,因突發上腹痛4天,全腹痛1天就診。查體:血壓80/50mmHg,全腹壓痛、反跳痛。化驗血淀粉20×109/L。考慮休克、急性胰腺炎,休克的原因是
A.失血性休克
B.神經源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過敏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答案]E
[解析]女性,67歲,因突發上腹痛4天,全腹痛1天就診。查體:血壓80/50mmHg,全腹壓痛、反跳痛(有腹膜炎體征)。化驗血淀粉20×109/L。考慮休克、急性胰腺炎,休克的原因是患者血淀粉高,又有腹膜炎體征,考慮為胰腺壞死引起的腹膜炎并發休克。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