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使成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培養健全的人格。
2.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能夠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功能。
3.心理應激是——生理心理及行為的適應性反應過程。
4.倫理學研究的范疇——道德的起源、本質、作用、規律。
5.醫學倫理學研究的對象包括——醫德意識、醫德活動。
6.體格檢查的倫理要求是——關心體貼,減少痛苦。
7.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時,適宜的方式是——注意傾聽。
8.對于長期慢性病人,宜采取的醫患關系模式是——共同參與型。
9.醫學倫理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原則、不傷害原則、有利原則、公正原則。
10.最先提出“不傷害原則”的西方醫學家是——希波克拉底。
11.1976年美國學者提出的醫患關系基本模式是——主動-被動型,指導-合作型,共同參與型。
12.臨床藥物使用中的道德標準——對癥下藥、劑量安全;合理配伍、細致觀察;節約費用、公正分配。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主要適用于取得資格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適用范圍敘述最全面的是——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
16.定期考核不合格的醫師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不合格的——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17.一定不能予以醫師執業注冊的是——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18.管理本行政區域內醫師工作的機構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19.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哪個部門申請執業——縣級以上衛生局。
20.《母嬰保健法》規定,孕產婦保健服務不包括——兒童預防接種。
21.主管全國母嬰保健工作的部門是——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22.不屬于心理活動的是——條件反射。
23.不屬于病人義務的是——對病情保密的義務。
24.不屬于鄉村醫生執業的要求的是——可以根據患者病情任意用藥。
25.不屬于基層衛生機構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義務的是——按月發藥。
26.屬于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負有的義務——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教育。
27.心理治療的原則——真誠原則、耐心原則、保密原則、中立原則、回避原則。
28.心理社會因素參與發病的軀體疾病,稱為——心身疾病。
29.C型行為性格的人群好發疾病是——腫瘤。
30.給戀物癖者電擊的方法屬于——厭惡療法。
31.屬于精神分析療法的是——自由聯想。
32.在人本主義治療中最重要的是——傾聽。
33.在中醫學的道德傳統中,要求醫家對待患者的是——至親之想。
34.精神分裂患者發作期,出現打砸傷人現象,適合的醫患關系模式是——主動-被動型。
35.醫生在醫療活動中體現尊重患者自主權的正確做法是——接受患者合理的醫療選擇。
36.醫療機構在醫療衛生技術工作中對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使用。
37.根據我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不屬于醫療機構的是——某中醫學院。
38.根據我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可以依法開展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是——醫療保健機構。
3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的醫療機構執業規則是——按照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
40.《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醫療機構不得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
41.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工作,必須佩戴標牌。標牌除載明本人姓名外,還應載明——職務或者職稱。
42.按照醫學心理學的觀點,在人類疾病的診療過程中不需要強調的是——醫院科學管理的迫切性。
43.按照現代醫學心理學的觀點,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所屬的類型是——心身疾病。
44.在衛生費用評價指標體系中,衛生部門費用分配時應首先注意的指標是——醫療、衛生防疫和婦幼衛生費用的比例。
45.《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規定必須達到滅菌水平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是——進入人體組織的醫療物品。
46.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應當有明顯的——警示標示和警示說明。
47.醫療廢物貯存時間不得超過——2天。
48.一般處方不超過幾日量——7日。
49.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幾日用量——3日。
50.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保存期限為——1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