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執業藥師考試《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匯總
腸外營養的能量配比計算
腸外營養——是指營養物從腸外,如靜脈、肌肉、皮下、腹腔內等途徑供給,其中以靜脈為主要途徑,故腸外營養亦可狹義地稱為靜脈營養。
靜脈營養——是指通過靜脈途徑為患者供給營養的一種治療方法。
腸外營養物質的組成——主要為糖、脂肪、氨基酸、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
腸外營養的供給量——因患者及疾病狀態不同而不同,一般成人熱量需求為24——32 kcal/kg·d,應根據患者的體重計算營養配方。
葡萄糖、脂肪、氨基酸與熱量——1g葡萄糖提供4kcal熱量,1g脂肪提供9kcal熱量,1g氮提供4kcal熱量。
糖、脂肪、氨基酸配比:
在腸外營養中最佳的能量來源應是由糖和脂肪所組成的雙能源系統,即非蛋白質熱量(NPC)。
(1)熱氮比:
(2)糖脂比:
(1)熱氮比:
一般為150kcal:1g N;
當創傷應激嚴重時,應增加氮的供給,甚至可將熱氮比調整為100kcal:1g N以滿足代謝支持的需要。
(2)糖脂比:
一般情況下,70%的NPC由葡萄糖提供,而30%由脂肪乳劑提供。
當創傷等應激時,可適當增加脂肪乳劑的供給而相對減少葡萄糖的用量,兩者可提供能量各占50%。
例如:70kg的患者,靜脈營養液的配比。
1.總熱量:70kg×(24——32)kcal/kg·d=2100 kcal
2.根據糖脂比:糖供能——2100 ×70% = 1470 kcal
脂供能——2100 ×30% = 630 kcal
3.根據1g葡萄糖提供4kcal熱量,1g脂肪提供9kcal熱量,1g氮提供4kcal熱量:
糖量 = 1470 ÷ 4 = 367.5g
脂量 = 630 ÷ 9 = 70g
4.根據熱氮比:(2100 ÷ 150) ×1g N = 14g(N)
14×6.25 = 87.5g(蛋白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