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
一、《神農本草經》
1、作者:秦漢時代的著作。
2、成書年代:東漢末年。
3、學術價值: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在我國藥學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啟后的作用。②收載藥物365種,所記藥物功效大多翔實可靠。③所載藥物按上、中、下三品分類。④總結了藥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劑型、服藥方法等多方面內容,奠定了中藥學的理論基礎。
二、《本草經集注》
1、作者:陶弘景。
2、成書年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梁代。。
3、學術價值:①開創了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初步確立了綜合性本草的編寫模式。
②收載藥物730種。③豐富了藥學理論,如增加了諸病通用藥及服藥食忌等。
三、《唐本草》
1、作者:蘇敬等21人集體著作。
2、成書年代:唐代。
3、學術價值:①是我國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有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藥典。②開創了圖文對照的先進方法。③收載藥物850種。④對世界醫藥影響較大。
四、《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1、作者:唐慎微。
2、成書年代:宋代。
3、學術價值:①本著作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學刻版,保存了大量的醫藥文獻。②收載藥物1746種。③開創了方藥對照的方法,附方3000余首。
五、《本草綱目》
1、作者:李時珍。
2、成書年代:明代。
3、學術價值:①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之大成,中藥學巨著。②本著作分16部60類,綱舉目張,成為當時最為完善的分類系統。③收載藥物1892種(圖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④ 被當時其他國家認為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對世界的醫藥學和自然科學影響極大。
六、《本草綱目拾遺》
1、作者:趙學敏。
2、成書年代:清代。
3、學術價值:①收載藥物921種,其中新增藥物716種,故名為本草綱目拾遺,并具有很高實用價值。②訂正了《本草綱目》32條錯誤。
七、《中華本草》
1、作者:當今時代的集體著作。
2、成書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1999年9月出版。
3、學術價值:①收載藥物8980種,備考藥物571種,并收載了藏藥396種,蒙藥421種,維藥423種傣藥400種。②是20世紀的中藥學巨著。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