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最佳選擇題 |
第 5 頁:配伍選擇題 |
第 11 頁:綜合分析選擇題 |
第 12 頁:多項選擇題 |
31[單選題] 有機藥物多數為弱酸或弱堿,在體液中只能部分解離,已解離的形式與非解離的形式同時存在于體液中,當pH=pKa時,分子型和離子型藥物所占的比例分別為
A.90%和10%
B.10%和90%
C.50%和50%
D.33.3%和66.7%
E.66.7%和33.3%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酸性藥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體液pH時(pk>pH),分子型藥物所占比例高;當pKa=pH時,非解離型和解離型藥物各占一半。故本題答案選C。
32[單選題] 芬太尼是強效鎮痛藥,其結構特征是
A.含有4-苯基哌啶結構
B.含有4-苯氨基哌啶結構
C.含有苯嗎喃結構
D.含有嗎啡喃結構
E.含有氨基酮結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芬太尼結構含哌啶基,Ⅳ一苯基,按照結構特征可以選出答案B。
33[單選題] 環戊噻嗪、氫氯噻嗪、呋塞米、氯噻嗪的效價強度和效能見下圖,對這四種利尿劑的效價強度和效能說法正確的是
A.效能最強的是呋塞米
B.效價強度最小的是呋塞米
C.效價強度最大的是氯噻嗪
D.氫氯噻嗪效能大于環戊噻嗪,小于氯噻嗪
E.環戊噻嗪、氫氯噻嗪和氯噻嗪的效價強度相同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最大效應是指在一定范圍內,增加藥物劑量或濃度,其效應強度隨之增加,但效應增至最大時,繼續增加劑量或濃度,效應不能再上升,此效應為一極限,稱為最大效應,也稱效能=效價強度是指用于作用性質相同的藥物之間的等效劑量或濃度的比較,是指能引起等效反應(一般采用50%效應量)的相對劑量或濃度,其值越小則強度越大。效能和效價強度反映藥物的不同性質,二者具有不同的臨床意義,常用于評價同類藥物中不同品種的作用特點一例如利尿藥以每Et排鈉量為效應指標進行比較.環戊噻嗪的效價強度約為氫氯噻嗪的30倍,但二者效能相同,而二者無論劑量如何增加,都不能達到呋塞米所產生的效能(利尿效果)。故本題答案選A。
34[單選題] 以下因素會引起藥源性、氧化性、溶血性貧血的是
A.乙酰化代謝異常
B.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
C.紅細胞生化異常
D.年齡較低的女性
E.年齡較低的男性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者應用氧化性藥物后,極易引起藥源性、氧化性、溶血性貧血,所以選擇B答案;許多藥物在肝臟代謝過程中,第Ⅱ相反應必須經過乙酰化作用,因此藥物代謝中乙酰化狀態與藥物的肝毒性密切相關;紅細胞生化異常患者對氧化劑藥物特別敏感,易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35[單選題] 阿莫西林的化學結構式為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類抗生素,排除A,A為頭孢結構;B為氨芐西林;D為氨芐西林引人極性較大的哌嗪酮酸的衍生物哌拉西林;E結構側鏈有噻吩基團,且6位有甲氧基對β-內酰胺酶有空問位阻,具耐酶活性,是替莫西林。故本題答案選C。
36[單選題] 藥物流行病學是臨床藥學與流行病學兩個學科相互滲透、延伸發展起來的新的醫學研究領域,主要任務不包括
A.新藥臨床實驗前藥效學研究的設計
B.藥品上市前臨床試驗的設計
C.上市后藥品有效性再評價
D.上市后藥品不良反應或非預期作用的監測
E.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藥物流行病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實施監測以及防止藥品不良反應的方法,不僅是藥物上市后的監測,還包括了藥物在臨床,甚至臨床前的研制階段中的監測。其具體任務包含五個方面。①藥品上市前臨床試驗的設計和上市后藥品有效性再評價;②上市后藥品的不良反應或非預期作用的監測;③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④藥物利用情況的調查研究;⑤藥物經濟學研究。故本題答案選A。
37[單選題] 諾氟沙星的化學結構是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喹諾酮藥物的結構特征,喹諾酮類抗菌藥是一類具有1,4一二氫一氧代喹啉(或氮雜喹啉)一3一羧酸結構的化合物;A是諾氟沙星,8是環丙沙星,E為左氧氟沙星,故本題答案選A。
38[單選題] 含有二氨基硝基乙烯結構片段的抗潰瘍藥物是
A.法莫替丁
B.奧關拉唑
C.西咪替丁
D.雷尼替丁
E.蘭索拉唑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法莫替丁側鏈含磺酰胺基;西瞇替丁含胍基及氨基;奧美拉唑含苯并咪唑結構及亞磺酰基;而尼扎替丁結構與雷尼替丁相似,含有硝基乙烯二胺結構片段,不同是把雷尼替丁的呋喃環換成噻唑環;蘭索拉唑的結構與奧美拉唑相似,區別在苯并咪唑環上的苯環上無取代,而吡啶環上的4位上引人了三氟乙氧基。故本題答案選D。
39[單選題] 清除率表示
A.被清除的藥物量
B.清除前后的藥物濃度差
C.藥一時曲線下面積
D.從血液中清除藥物的速率或效率
E.從腎臟清除藥物的速率或效率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清除率表示從血液中清除藥物的速率或效率,并不表示被清除的藥物量。故本題答案選D。
40[單選題] 藥源性疾病是因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程度較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引起,下列關于藥源性疾病的防治,不恰當的是
A.依據病情的藥物適應證,正確選用藥物
B.根據對象個體差異,建立合理給藥方案
C.監督患者用藥行為,及時調整給藥方案和處理不良反應
D.慎重使用新藥,實行個體化給藥
E.盡量聯合用藥
參考答案:E
參考解析:正確、有效、安全地用藥是預防藥源性疾病的有效措施。①要明確診斷,依據病情和藥物適應證,正確選用藥物。用藥前要詳細詢問用藥史。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普魯卡因等局部麻醉藥、破傷風抗毒素等生物制品、細胞色素C等生化制劑和泛影酸鈉等診斷藥之前,必須做過敏試驗,并做好搶救準備。②根據治療對象的個體差異、生理特點及藥學知識,研究給藥方案是否合理,有無藥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③監督患者的用藥行為,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處理不良反應。④要慎重使用新藥,應全面查閱有關資料,密切觀察藥效及藥物毒性,以及患者肝、腎功能狀態,實行個體化用藥。⑤根據病情緩急、用藥目的及藥物性質,確定給藥劑量、給藥時間、給藥方法及療程;老人服藥,兒童服藥都應在幫助患者用完藥后離開。⑥盡量減少聯合用藥,使用復方制劑一定要了解所含藥物成分,避免不良的藥物相互作用。⑦藥師、護士發放藥物應做到“三查七對”,避免發錯藥物。故本題答案選E。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