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藥店,執業藥師的分布依然非常稀少,在總數15萬之多的執業藥師群落中,其中的大部分并不在連鎖藥店就業,相當多的進入了藥廠、醫院或醫藥流通單位。還有一些執業藥師雖然注冊在零售藥店,但并沒有在基層藥師的崗位上,而是擔當了藥店管理的職位。
從2004年起,全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和實際參考人數連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2004、2005、2006年的參考人數分別為113767人、91370人、84407人。在執業藥師一片吃緊的情況下,報考人數不增反降。“
最近隨著廣東省新一輪GSP到期再認證的展開,藥師、執業藥師的緊缺成為不少藥店經營者眼下最頭痛的問題。不僅單體藥店普遍反映緊張,連不少連鎖企業也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難題。《醫藥經濟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零售終端,執業藥師雖然供不應求但應考者日漸減少,致使其仍然是一個稀少的群落。
“掛證”現象難倒藥店
“這個問題你找對人了”,當記者撥通廣東一家醫藥連鎖企業負責人的電話時,電話那頭的他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天他正在為店里的執業藥師同時在其他社會單體藥店掛證的問題而煩惱。
原來,近期藥監部門的上門檢查發現,該連鎖企業有部分執業藥師的注冊單位并不在此,藥監部門于是判定該連鎖屬于違規掛證。這讓該連鎖藥店的負責人頗有些無奈:“這名執業藥師在我們企業干了好多年,勞資合同、社保關系等事實關系都在我們店里,為什么倒是我們違規掛證了呢?”
根據《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執業藥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書》并經注冊登記,在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中執業的藥學技術人員,未經注冊者,不得以執業藥師身份執業。執業藥師只能在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執業藥師變更執業地區、執業范圍應及時辦理變更注冊手續。但在實際當中,一些執業藥師在離開原工作崗位的時候,并不會主動去藥監部門撤銷其原注冊單位,而很多急需執業藥師的連鎖藥店在招聘時,只要核實過藥師本人的藥師資格證就予以錄用,并不會再追究其注冊單位。各種目的混雜其間,導致“掛證”現象在終端時有發生。
上述連鎖藥店的負責人甚至告訴《醫藥經濟報》記者,其剛剛才知道聘用執業藥師僅憑其資格證的原件還不夠,不過,在廣東藥師網的藥師查詢系統開通之前,他們查詢不到執業藥師的注冊情況,由此才導致了有藥師在外掛證的現象。
廣東金康醫藥連鎖總經理鄭浩濤則希望,判定一個執業藥師與藥店是否屬于“掛證”情況,應該依據“事實關系”,比如雙方有沒有實際的勞動合同、社保關系以及執業藥師本人的聲明等。
此前,在藥品生產、流通企業或醫療機構工作的藥師是分別由藥監部門和衛生部門依據各自的標準進行評定的,由于沒有統一的評定體系,現實中極易出現醫院藥師外借執業藥師證的情況。導致掛證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藥店和執業藥師的自律意識還不夠,為了降低成本或獲得額外收益,往往不惜犧牲自身名譽而漠視法律法規。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體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執業藥師或許能夠得到雙重承認,而且隨著信息查詢系統的不斷透明化,以及監管力度的增加,執業藥師掛證的情況或許才能得到改觀。
零售終端藥師稀缺
事實上,執業藥師在終端緊缺是導致上述違規問題的根本原因。從1994年我國正式建立執業藥師職業準入制度以來,執業藥師由當時的不到2000人增加至目前的15萬多。中國執業藥師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國取得執業藥師資格的人數為153153人(當年11月份參加執業藥師考試的1萬人,尚未計入此數據)。雖然這14年間,執業藥師的人數增速明顯,但相對全國30多萬家零售藥店的龐大數字而言,執業藥師的數量顯然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醫藥經濟報》記者的實地調查證實,在零售藥店,執業藥師的分布依然非常稀少,在總數15萬之多的執業藥師群落中,其中的大部分并不在連鎖藥店就業,相當多的進入了藥廠、醫院或醫藥流通單位。還有一些執業藥師雖然注冊在零售藥店,但并沒有在基層藥師的崗位上,而是擔當了藥店管理的職位。
“就我個人所見,執業藥師在零售終端還是很少,在批發企業的比較多。”在廣東本草醫藥連鎖擔任管理工作的姚惠娟這樣告訴《醫藥經濟報》記者。1999年,姚惠娟考取了執業藥師資格證。來廣州之前,她在老家河南鄭州的國營醫藥公司從事質量管理的工作,當初和她一起考取執業藥師資格的同學中,大部分都去了藥廠、醫院或者醫藥批發公司,真正走上藥店藥師崗位的幾乎沒有,不僅如此,當初的同學如今大都走上了管理崗位。
江西一位同樣擁有執業藥師從業經歷的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2000年他考執業藥師的時候,全班一共20個人,其中大部分都獲得了執業藥師資格,但只有一個去了藥店,大部分是去了醫院,有的選擇去機關單位。從上述兩個例子中,我們大概能夠觸摸執業藥師在藥店終端稀缺的表象。廣東金康藥店連鎖總經理鄭浩濤非常實在地告訴《醫藥經濟報》記者,金康目前共有員工500多人,執業藥師只有不到30個,比例大概是5%,鄭浩濤表示:“這樣的比例應該可以反映業內的普遍水平。”
在廣東藥師網的藥師查詢系統中,記者發現,相比駐店藥師和藥師的數量,已經注冊的執業藥師的確數量寥寥。而根據中國執業藥師協會提供的數據,據2006年底的數據統計,全國執業藥師注冊人數共計6.9萬人,其中約20%在生產單位就業,23.5%在醫院,批發和零售企業就業比例為55.7%.
供求矛盾集中爆發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流通管理暫行規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實施后,使執業藥師成為藥店銷售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的重要條件之一。當時,執業藥師在零售藥店走俏,從而也帶動了不少人報考執業藥師的熱情。然而這種熱情卻僅僅持續了3年。來自中國執業藥師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起,全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和實際參考人數連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2004、2005、2006年的參考人數分別為113767人、91370人、84407人。為什么在執業藥師一片吃緊的情況下,報考人數不增反降?
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和現行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流通管理暫行規定》的規定:“銷售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的零售藥店必須配備駐店執業藥師或藥師以上藥學技術人員。”在整個行業執業藥師數量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這個 “或”字的本意是給予藥店足夠的緩沖準備時間,讓沒有條件聘用執業藥師的地區或企業以藥師或駐店藥師代替執業藥師職責。但也正是這一個“或”字使得執業藥師在藥店的要求不再具有“剛性”。因為執業藥師的薪酬水平相對更高,很多零售企業為了減少人力成本,往往寧可選擇普通藥師。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在一些零售藥店,執業藥師的工資待遇并未與普通店員拉開差距,種種原因導致,業內報考執業藥師的積極性大大降低。
然而隨著醫藥零售行業的準入門檻不斷提高,執業藥師的需求再次攀升。特別是2008年以來,江西,山東等地都對藥店實行分級管理,規定三級藥店必需擁有一名執業藥師和二名藥師。2006年開始,廣東珠三角地區的藥店開設門檻也驟然提高,要求營業場所面積在200平方米(含)以上的,質量負責人應具有執業藥師資格;企業營業場所面積每超出開辦標準150平方米,需增加一名具有執業藥師資格或藥師(含)以上技術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而有中藥材或中藥飲片經營范圍的,則還需配備一名中藥師(含)以上技術職稱或執業中藥師資格的人員。加上過渡期產物駐店藥師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這些政策都使得各個地區執業藥師的供求矛盾集中爆發開來。
帶動執業藥師需求的還有藥店行業近期的兼并熱潮,在連鎖企業不斷整合收購單體藥店、小連鎖企業的背景下,連鎖企業規范經營所帶來的對于執業藥師的需求也一并表現出來。記者在一家招聘網站上赫然看見了某大型連鎖藥店東莞分公司年初招聘的信息,其中對執業藥師的待遇寫明:底薪(2800元/月)+住宿+5險+年終雙薪+年終獎。業內人士表示,2000~3000元的收入應該是目前執業藥師的普遍待遇。
那么,藥店用較高成本聘請的執業藥師是否能在藥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此,不少經營者都有自己的看法。鄭浩濤表示,執業藥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如果缺乏實踐經驗的,不一定能在門店做得好,至少要擁有在門店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事實上,日常購藥行為中,顧客對執業藥師的認可程度也有待提高。“如果顧客始終不認可執業藥師,對管理者而言,這只是一種成本投入的浪費。”鄭浩濤坦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即使擁有了執業藥師,但如何設置科學的考核機制讓執業藥師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藥店經營者而言,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