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3月,人事部、國家醫藥管理局頒布《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起,由于執業藥師在數量上存在巨大缺口,因此一直被認為是炙手可熱的職業。但實際上,大多數執業藥師卻不得不面對得不到認可、待遇偏低等現實,所謂的“炙手可熱”已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當新醫改方案明確提出“完善執業藥師制度”的時候,這個夢想仿佛又重新變得真實起來……
夢想:真正炙手可熱
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規范藥品臨床使用,發揮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與藥品質量管理方面的作用。”4月7日,國務院印發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年~2011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中提出:“完善執業藥師制度,零售藥店必須按規定配備執業藥師為患者提供購藥咨詢和指導。”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執業藥師的相關立法還未出臺,但被明確寫進《意見》和《實施方案》,已經可以說明執業藥師的發展前景不再可望而不可即。而且,細心的他還發現,《意見》和《實施方案》提到藥學人員時提及的是“執業藥師”,而并未提及“藥劑師”。
據了解,執業藥師和注冊會計師一樣,是職業準入資格,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管理;而藥劑師是職稱,歸衛生部門管理,包括藥士、藥師、主管藥師、主任藥師等。長期以來,這種藥學人才評定和管理上的兩套系統一度讓打算從事藥學工作的學子無所適從。“我剛剛大學畢業,打算到零售藥店工作,請問像我這種情況是考藥劑師合適還是考執業藥師合適?”一位某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的畢業生曾經向記者咨詢。而實際上,搞不清執業藥師和藥劑師區別的人并不少。而且,兩套評定系統還阻礙著醫院藥房和零售藥店之間的人才流動。比如,一位在零售藥店工作的駐店藥師要到醫院藥房工作,往往需要重新考取藥劑師職稱。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意見》和《實施方案》提及“執業藥師”,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執業藥師可能成為藥學人員的惟一評定標準。甚至可以大膽推測,醫院藥房和零售藥店兩套藥學人員評定系統的統一,可能是在為醫院藥房向零售藥店轉型掃清障礙。如果真的如此,執業藥師在未來必然大有可為。
山東濟南一家藥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藥店幾位一直猶豫不定是否要參加執業藥師考試的員工,在新醫改方案出臺后都下定了決心,報考了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同樣,幾家執業藥師網站的藥師論壇上,零售藥店招聘執業藥師的廣告也隨處可見。引人注意的是,不少招聘廣告上寫著“兼職勿擾”。
執業藥師“兼職”,說穿了就是執業藥師將自己的執業藥師證出租給藥店,證在人不在,也稱為“掛證”,是一種違規的做法。這種做法往往使藥店面臨藥學服務的缺失,而“兼職勿擾”說明零售藥店越來越重視藥學服務。“現在藥店要的是人,是能提供藥學服務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紙證書。”該負責人說。
現實:有缺口無需求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繼續教育處處長丁晉垣介紹,我國藥店的總量已達到34萬余家,平均每3800人擁有一家藥店,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預計今后藥店總數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將動態維持在這個水平。如果按每個藥店至少配備、使用1名執業藥師計算,我國藥店至少需要34萬名執業藥師。
截至2008年底,我國已有162632人取得執業藥師資格。但由于目前大多數執業藥師在醫院和藥品生產企業工作,即便在零售藥店工作的也大多擔任管理職務,不在一線,在藥師崗位工作的執業藥師人數恐怕連總數的10%都不到,具體到目前的數字,不過16000人。如果按照《實施方案》中提出的“零售藥店必須按規定配備執業藥師為患者提供購藥咨詢和指導”,目前零售藥店執業藥師的缺口將是32.4萬人,這16000人算得上是炙手可熱。
但據了解,從2004年起,全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和實際參考人數連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參考人數分別為113767人、91370人、84407人。在執業藥師面臨巨大缺口的情況下,報考人數不增反降,究其原因,是消費者對執業藥師沒有需求。北京一位藥店的負責人表示,顧客都不知道藥店執業藥師的存在,也不知道藥師在藥店是干什么的,即便知道也沒有主動和藥師溝通的意識。“無用武之地”——是很多執業藥師在藥店售藥一線工作的感受。至于農村藥店,絕大多數是從業藥師在為顧客提供藥學服務。
有缺口無需求,正是國內執業藥師面臨的現實。而這個現實又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顧客的漠視讓執業藥師看起來可有可無——藥店對執業藥師不重視——執業藥師地位和待遇下降——喪失了提供藥學服務和繼續學習的積極性——素質有限、不能提供真正意義上的藥學服務,使得公眾愈加對執業藥師失去興趣。
2005年,浙江省執業藥師協會對全省各地的243名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進行了關于工資待遇的不記名、隨機調查,結果顯示,每月薪水在1000元~2000元的占67%,對現有工資待遇不滿意的占66%.而最近,江浙一帶的執業藥師招聘廣告中,許諾的工資加獎金高者約為2500元,而這在富庶的江浙一帶,并不算優厚。看來,到目前為止,執業藥師的境遇并沒有太大的改善。
兩扇窗:為夢想開啟
美好的夢想照進現實,需要人們打開窗戶去迎接。“對于執業藥師來說,窗戶有兩扇,一是拐點政策;二是自己的努力。”一位業內人士說。
據丁晉垣介紹,在很多發達國家,藥品零售、使用領域的藥學服務業務必須而且只能由執業藥師承擔,執業藥師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雖然在中國,執業藥師的數量還遠不能滿足每家零售藥店配備1名執業藥師的需要,但能否在東部發達地區的城市率先實行藥店必須配備至少一名執業藥師呢?”一位執業藥師說。據了解,分布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的執業藥師數量占執業藥師總數的70%左右,而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只有30%左右。
此外,是執業藥師自己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一些藥師雖然考核合格了,但是其藥學服務水平卻不盡如人意,急需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幾天前,一位藥店老總還曾向記者抱怨,他剛剛招聘的一名執業藥師對藥店工作一竅不通,對銷售的藥品不熟悉,更不用提審核處方了。這樣的藥師當然不會炙手可熱,只會離這個夢想越來越遠。
同時,加強宣傳也是必須要做的。“要讓更多的公眾認識執業藥師、了解執業藥師,進而信賴執業藥師!只有讓廣大群眾真正意識到執業藥師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存現狀。”昆明一位執業藥師如是說。他甚至想像,某一天全國的執業藥師統一著裝佩戴統一的徽章走上街頭去宣傳執業藥師,去宣傳安全用藥,并將這一天定為“中國執業藥師日”。盡管這個想法短期內不易實現,但其宣傳執業藥師群體的急迫心情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一位業內人士說,通過宣傳執業藥師,促使公眾形成對執業藥師的主動需求意識,也是促使藥品零售行業走向規范的突破口。他解釋,如果顧客有了安全購藥意識,不再去沒有藥師在崗、藥學服務不好的藥店購藥,專心提供良好藥學服務的藥店便能獲得顧客的青睞和優厚的利潤回報,進而帶動全行業關注藥學服務,關注規范經營。
藥品零售市場的規范靠大家。“作為一名執業藥師,其實眼前要做的事情很簡單——盡到自己的一份力,上對得起患者,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夠了。”一位執業藥師說。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