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狂犬病方法
發明狂犬病疫苗的路易。巴斯得(Louis Pasteur)預防狂犬病,也就是使用狂犬病疫苗,力圖在狂犬病病毒破壞人的中樞神經之前激發免疫系統產生足夠的抗體。狂犬病疫苗于1885年由路易。巴斯德發明,他在一個被患狂犬病的狼咬傷的9歲兒童身上試用成功,這項成果被譽為“科學紀錄中最杰出的一項”。狂犬病疫苗的制備方法有利用動物腦組織培養或人體雙倍體細胞疫苗(HDCV),利用動物腦組織生產的疫苗價格便宜,但人體免疫反應較大,可能引發腦炎;而狂犬病病毒抗血清通常是用被感染后痊愈的馬或羊的血液制備的。
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是在被咬傷后24小時之內(越快越好),因為一般來說,狂犬病疫苗誘發淋巴B細胞產生抗體的速度快過狂犬病毒繁殖和破壞的速度,所以即使病毒已經入侵,于發作前接種仍然有效。為了謹慎起見,一般醫師會額外使用抗病毒血清浸潤傷口周圍或者注射,盡可能的減少體內狂犬病毒的數量,為免疫系統爭取足夠長的響應時間。如病毒已入侵中樞神經而發病后,即使接受被動免疫也很難挽回生命,因為免疫細胞較少進入中樞神經組織(血腦屏障的阻隔所致)。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比較少見,多與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是近年來新確定的疾病之一。該病在歐美國家有較高的發病率,如美國該病占慢性肝病的 10%~15%,我國目前對于該病的報道也日漸增多,有必要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組慢性肝炎綜合征,由于其表現與病毒性肝炎極為相似,常與病毒性肝炎混淆,但兩者的治療迥然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呈緩慢發病,約占70%,少數可呈急性發病,約占30%.病人常表現為乏力、黃疸、肝脾腫大、皮膚瘙癢和體重下降不明顯等癥狀。病情發展至肝硬化后,可出現腹水、肝性腦病、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還常伴有肝外系統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為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實驗室檢查以γ球蛋白升高最為顯著,以igg為主,一般為正常值的2倍以上。
肝功能檢測血清膽紅素、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均可升高,血清白蛋白、膽固醇酯降低,反映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肝細胞損害為主的特征。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抑制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治療指征主要根據炎癥活動程度,而非肝功能受損程度。如若病人出現癥狀明顯,病情進展快或γ 球蛋白≥正常值的2倍,以及谷草轉氨酶≥正常值5倍、谷丙轉氨酶≥正常值10倍等情況時,可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經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后,65%的病人可獲得臨床、生化和組織學緩解。有肝硬化和無肝硬化病人10年生存率分別為89%和90%,因此,有必要嚴格規范用藥。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