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頜骨疾病
第一節 頜骨骨髓炎
1.概述
頜骨骨髓炎:是指發生于頜骨骨膜、骨密質及骨髓的炎癥。
常見病原菌:化膿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為主)通常是混合性細菌感染。
感染途徑:牙源性感、非牙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一)急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1.臨床表現
起病急,局部和全身癥狀明顯;病變局部疼痛,出現多個牙松動;下唇麻木;張口受限;上頜竇炎;皮膚和粘膜發紅,腫脹。
2.病理變化:
①炎性滲出②骨吸收③死骨形成
(二)慢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臨床表現:竇道流膿經久不愈
病理變化:骨髓腔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死骨形成。明顯骨吸收。有反應性新生骨。
(三)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
臨床表現:常見于青壯年,無自覺癥狀。x-ray:病灶牙根尖周圍局限性不透光區。
病理(1)不規則骨小梁新生。(2)骨髓腔窄小,含疏松纖維組織及少量淋巴細胞浸潤。
(四)結核性骨髓炎
1.病因:多為身體其他部位結核經血行感染侵入頜骨。
2.臨床表現
類似于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上下頜骨內有膿腫形成(冷膿腫),或形成瘺管,骨質破壞。
3.病理
(1)骨髓腔內形成結核性肉芽組織,中央為干酪樣壞死物,周圍有上皮樣細胞,朗漢斯巨細胞,淋巴細胞及纖維組織。壞死組織液化形成膿腫。
(2)有時見到死骨形成。
(3)結核結節周圍的骨組織有骨吸收。
(4)繼發感染,則形成結核性膿腫。
關注"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