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后疼痛的相關疾病
在口腔科臨床工作中,一些疾病經醫生處理修復后可出現疼痛癥狀即修復后疼痛。往往由于醫師處理不合適、臨床診斷不明確或錯誤,病變繼續發展可出現疼痛癥狀。臨床中因齲病或牙體缺損經治療充填或修復后,可出現繼發齲、牙本質過敏、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齦乳頭炎、創傷性潰瘍及創傷性根周膜炎等從而引起疼痛。
1.繼發齲
齲病治療中未去凈腐質,充填后病變繼續發展形成繼發齲;充填時充填不實,留有縫隙可發展為繼發齲;充填物折斷或鄰接關系恢復不良可形成繼發齲。形成繼發齲后可有冷、熱刺激敏感癥狀,可有自發性疼痛、夜間痛、溫度刺激痛等急性或慢性牙髓炎的癥狀;病變繼續發展成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出現咬合痛或咬合不適、竇道形成、患牙腫脹、松動、疼痛劇烈等。
2.牙本質過敏
在備洞中過多地磨除牙體組織使牙本質外露未充填或深齲充填時未作墊底或墊底不當等,充填后可有冷、熱刺激疼痛、咬硬物時疼痛。
3.牙髓炎、根尖周炎
備洞鉆磨中未采用降溫措施、未間斷鉆磨,熱刺激對牙髓產生損傷;操作不謹慎而意外穿髓,這些都可造成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也可造成牙髓壞死、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從而出現疼痛。
4.牙齦乳頭炎
因充填時鄰面留有懸突或鄰接關系不良造成的食物嵌塞對牙齦乳頭造成刺激,出現牙齦乳頭充血、探痛,有自發性持續性脹痛、咬合痛,患者能定位患牙。
5.創傷性潰瘍
操作時動作粗暴或牽拉或鉆磨時傷及軟組織可造成創傷性潰瘍。再有銳利的邊緣未磨除或修復后咬合關系不佳出現咬頰或咬舌,出現創傷性潰瘍,出現自發性疼痛。
6.創傷性根周膜炎(咬合創傷)
在充填修復后充填物或修復體過高,在咬合時可造成創傷性力量,長時間可造成根周膜的創傷出現炎癥反應。可有自發性隱痛、咬合不適或疼痛,患牙可出現牙周袋及松動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