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angyuchun00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口內縫合術的進針方法
將兩側相鄰創面的邊緣向中線拉攏,縫針先從游離側進入,距創緣2~3mm處垂直進針,刺入黏膜直達黏膜下組織,再穿過較為固定的另一側,將兩側瓣的位置對準后,準備打結固定。縫針進入兩側瓣組織離創緣的距離應相等。拉攏時動作應輕柔,不可用力過大,避免將組織撕裂。每針間距3~5mm.縫合舌組織時,由于組織易撕裂,進針點距創緣4~5mm.縫合進針時,針尖應與黏膜垂直,方可達到一定的進針深度。如兩側創緣高低不等(厚薄不均),應加以矯正,即薄(低)側組織縫合稍多而深些,而厚(高)側組織則稍少而淺些。
口內縫合進針注意事項
(1)兩側創緣整齊,長短相等。如果創口邊緣不整齊,或縫合的兩緣長短不一,應以刀片或剪刀予以適當修整,直至創面能相對合攏而無皺褶。如長短相差較多,無法修整,可先將創口縫合,最后在創口的末端有皺褶突起處,分作1個三角形切口,切去多余的組織并作縫合。
(2)縫針進入組織的深度兩側應相等,若深淺不一,則打結后,深的一側高于淺的一側,使縫合面高低不平。
(3)進針的刺入點距創緣的距離,與出針點的距離應相等。
(4)縫合不宜過緊,以防縫合緣內翻,而是要求兩緣輕度外翻突起。
(5)每一針縫線的距離一般為5mm,口腔黏膜針距應更近一些,每隔2~3mm一針。
(6)縫線之間的組織可有極小的裂隙,使少量滲出物得以排出。
(7)如創口內翻,可用有齒組織鑷夾于創緣的兩側,調整創面,使之輕度外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