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型題 |
第 5 頁:A2型題 |
第 6 頁:B型題 |
31、正常人先用力深吸氣,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氣體。第一秒末的呼出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應為
A、60%
B、80%
C、96%
D、99%
E、10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秒鐘內的用力肺活量稱為1秒用力呼氣量FEV1,曾稱時間肺活量。排除了肺容積差異的影響,通常以FEV1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數表示,正常時,FEV1/FVC約為80%
32、肺通氣的原動力是
A、呼吸運動
B、肺的彈性回縮力
C、肋間內肌與外肌的收縮
D、胸內壓的變化
E、大氣壓與肺內壓之差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泡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壓力差是肺通氣的直接動力,呼吸肌收縮和舒張引起的節律性呼吸運動則是肺通氣的原動力
33、肺內壓在下列哪一時相中與大氣壓相等
A、呼氣初與呼氣末
B、吸氣初與吸氣末
C、吸氣末與呼氣末
D、吸氣初與呼氣末
E、吸氣初與呼氣初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胸膜腔內壓=肺內壓-肺彈性回縮壓,在吸氣末和呼氣末,肺內壓等于大氣壓,因而胸膜腔內壓=大氣壓-肺彈性回縮壓
34、在吸氣末和呼氣末,胸膜腔內壓等于
A、大氣壓-非彈性阻力
B、大氣壓+肺彈性回縮力
C、大氣壓+跨肺壓
D、大氣壓+跨胸壁壓
E、大氣壓-肺回縮力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有兩種力通過胸膜臟層作用于胸膜腔:一是肺內壓,使肺泡擴張;一是肺的彈性回縮壓,使肺泡縮小。因此,胸膜腔內的壓力實際上是這兩種方面相反的壓力的代數和,即:胸膜腔內壓=肺內壓-肺彈性回縮壓。在吸氣末和呼氣末,肺內壓等于大氣壓,因而胸膜腔內壓=大氣壓-肺彈性回縮壓
35、下列哪項是缺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
A、刺激中樞感受器
B、刺激吸氣神經元
C、直接刺激呼吸肌
D、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
E、刺激膈肌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低氧對呼吸運動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實現的,低氧對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36、低氧對呼吸的興奮作用是通過
A、直接刺激呼吸中樞
B、直接興奮腦橋呼吸調整中樞
C、直接興奮延髓吸氣神經元
D、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而興奮呼吸中樞
E、外周化學感受器所實現的反射性效應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低氧對呼吸運動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實現的,低氧對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輕度低氧時,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對呼吸中樞的興奮作用,可以對抗其對中樞的直接抑制作用,使呼吸中樞興奮,呼吸加強。中樞化學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是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中的H+
37、缺氧引起呼吸加強加快的原因是
A、通過肺牽張反射
B、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
C、直接刺激呼吸中樞
D、刺激呼吸肌
E、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缺氧時呼吸的加深加快主要是由于血氧分壓的降低刺激了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38、中樞化學感受器敏感的刺激物是
A、血液中的CO2
B、腦脊液中的CO2
C、血液中的H+
D、腦脊液中的H+
E、動脈血O2分壓降低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樞化學感受器對H離子的敏感性較外周的高,約為外周化學感受器的25倍。腦脊液中的H才是中樞化學感受器的最有效的刺激。H離子通過血腦屏障礙物速度較慢,限制了它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的作用
39、肺牽張反射的傳入神經是
A、膈神經
B、竇神經
C、肋間神經
D、主動脈神經
E、迷走神經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肺牽張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亦稱黑林-伯魯反射(Hering-Breuerreflex),簡稱黑伯反射。由肺擴張或縮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氣抑制或加強效應。包括兩部分,最常見為肺充氣時引起嘆氣抑制效應,稱肺充氣反射;其次,為肺放氣時所引起的吸氣效應,也稱肺放氣反射,此反射當用力呼氣才發生。黑-伯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平滑肌層中,稱為牽張感受器,主要刺激為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擴張。傳入纖維為迷走的有髓鞘的A類纖維,傳導速度約35~50米/秒,中樞為延髓呼吸中樞,作用為調節呼吸頻率,并與腦橋呼吸調整中樞配合以維持呼吸節律性。這些結果皆取自對哺乳動物的觀察。有的學者認為,當人體平靜呼吸時,潮氣量不太大,肺充氣反射不起什么作用;當潮氣量增加至800毫升,迷走神經傳入沖動頻率增加,才引起吸氣動作抑制,認為在清醒人體,延髓吸氣中樞的興奮值較高。充氣的肺牽張反射的生理意義在于防止肺擴張的過度
40、血中H+濃度升高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是因為
A、直接刺激中樞的呼吸神經元
B、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
C、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感受器
D、刺激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感受器
E、刺激心肺感受器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動脈血中的氫離子濃度升高可立即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加強呼吸;因為氫離子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的速度較慢,限制了它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的作用
41、正常人氣體交換的關鍵是
A、溫度
B、氣體的溶解度
C、生物膜的通透性
D、通氣/血流比
E、交換部位兩側氣體的分壓差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氣體的溶解度取決于氣體分子本身的特性。在人體,體溫相對恒定,故溫度因素可忽略不計。此題的前提是“正常人”,正常人由于呼吸膜面積遠遠超過肺換氣的實際需要,C、D影響不大,關鍵還是氣體的分壓差
42、決定肺部氣體交換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氣體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
B、氣體的分壓差
C、氣體的溶解度
D、氣體分子量的大小
E、肺泡膜的通透性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人體中,氧氣的擴散首先是從肺泡進入到動脈血,由紅細胞將氧氣運輸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由此可見,氧氣的擴散方向就是氧分壓的分布梯度,因此,肺泡氣中的氧分壓最高。同理,肺部的二氧化碳也是順著分壓進行擴散
43、下列關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生理作用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穩定肺泡內壓
B、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C、增加肺的回縮力
D、維持肺泡于適當的擴張狀態
E、阻止肺毛細血管內水分濾入肺泡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表面活性物質的生理意義:①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實現肺通氣;②保持不同大小肺泡的穩定性;③防止肺水腫。C是不對的,表面活性物質降低了肺泡表面張力,減小了肺的回縮力,防止肺泡的塌陷
44、下列關于通氣/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安靜時正常值為0.84
B、通氣/血流比值減少,意味著生理無效腔增大
C、肺動脈栓塞時,比值增大
D、肺尖部比值增大,可達3
E、肺下部部分血流得不到充分氣體交換,比值減少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通氣/血流比值:指每分鐘肺泡通氣量與每分鐘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0.84,增大或減小都不利于氣體交換。比值增大,代表通氣過剩,致使無效腔增大,比值減小,表示通氣不足,血流過剩,猶如發生了動靜脈短路
45、肺通氣/血流比值反映了肺部氣體交換時的匹配情況。通氣/血流比值增大表明
A、肺內氣體交換障礙
B、解剖無效腔增大
C、解剖性動-靜脈短路
D、功能性動-靜脈短路
E、肺泡無效腔增大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通氣/血流比值指每分鐘肺泡通氣量與每分鐘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0.84,增大或減小都不利于氣體交換。比值增大,代表通氣過剩,致使無效腔增大,比值減小,表示通氣不足,血流過剩,猶如發生了動靜脈短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