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型題 |
第 5 頁:A2型題 |
第 6 頁:B型題 |
二、A2型題
1、貧血和一氧化碳中毒時,可攜帶氧的血紅蛋白都減少,但并不引起呼吸加強,這是因為
A、頸動脈體血流量減少
B、動脈血液內總的氧含量仍維持在正常水平
C、動脈血氧分壓在正常水平
D、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受到刺激
E、主動脈體受到刺激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呼吸反射性調節的化學感受器包括中樞感受器和外周感受器,其中中樞感受器對PaO2的變化不敏感,外周感受器感受的是PaO2并不是02含量。貧血和CO中毒時,雖然血紅蛋白氧含量降低,但由于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決定的PaO2并不降低,而是仍處于正常水平,因此不能興奮外周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加強。
2、阻塞性肺氣腫病人肺通氣指標肯定下降的是
A、一秒用力呼氣量
B、肺活量
C、潮氣量
D、功能殘氣量
E、肺總量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特點是以流速(FEV1)降低為主,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則以肺容量(VC)減少為主。阻塞性肺
氣腫病人早期即可出現FEV1降低。1 秒用力呼氣量是指盡力最大吸氣后,再盡力盡快呼氣,第1 秒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肺活量、潮氣量降低,肺總量、功能殘氣量增加,均為阻塞性肺氣腫的晚期表現。
3、支氣管哮喘病人呼氣比吸氣更為困難,其原因是
A、吸氣是被動的,呼氣是主動的
B、吸氣時肺彈性阻力減小,呼氣時肺彈性阻力增大
C、吸氣時胸廓彈性阻力減小,呼氣時胸廓彈性阻力增大
D、吸氣時氣道阻力減小,呼氣時氣道阻力增大
E、吸氣時胸內負壓減小,呼氣時胸內負壓增大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肺通氣阻力包括彈性阻力和非彈性阻力,氣道阻力占非彈性阻力的80%?90%。由于氣道阻力與其管道半徑的4次方成反比,因此氣道管徑的大小是影響氣道阻力的主要因素。吸氣時,胸膜腔內壓增大而跨壁壓增大,因肺的擴展而使彈性成分對小氣道的牽引作用增強,可使氣道口徑增大,氣道阻力減小;呼氣時則相反,氣道口徑變小,氣道阻力增加。因此,支氣管哮喘病人呼氣比吸氣更為困難。
4、切斷動物頸部迷走神經后動物的呼吸將變為
A、變深變慢
B、變淺變慢
C、不變
D、變淺變快
E、變深變快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牽張反射肺擴張引起吸氣抑制,肺萎陷引起吸氣興奮。該反射是由迷走神經參與和完成的。故切斷迷走神經后,肺吸氣的興奮減弱,則呼吸變慢,肺擴張時,吸氣抑制減弱,則呼吸變深
5、某人呼吸頻率從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氣量從500ml減少到250ml,則
A、肺通氣量增加
B、肺通氣量減少
C、肺泡通氣量減少
D、肺泡通氣量增加
E、肺泡通氣量不變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通氣量=潮氣量×呼吸頻率=500×12=250×24,故肺通氣量不變。但由于解剖無效腔的存在,使得肺泡通氣量減少。假設該患者的生理無效腔為Xml,肺泡通氣量1=(潮氣量-解剖無效腔)×呼吸頻率=(500-X)×12=6000-12X,肺泡通氣量2=(潮氣量-解剖無效腔)×呼吸頻率=(250-X)×24=6000-24X;可見,當呼吸頻率加快了,雖然肺通氣量不變,但肺泡通氣量減少了。此即淺而快的呼吸是對機體不利的
6、某人的肺通氣量為7500ml/min,呼吸頻率為20次/分,無效腔氣量125ml,每分鐘肺血流為5L,則通氣/血流比值應為
A、0.7
B、0.8
C、0.9
D、1.0
E、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通氣/血流比值,分子的通氣為肺泡通氣量,等于肺通氣量-每分鐘的無效腔氣量=7500-125×20=5000ml=5L。故通氣/血流比值=5L/5L=1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