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關于帶狀皰疹描述正確的是()。
A.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HIV)所引起
B.侵犯兒童可引起帶狀皰疹
C.以彌散性小水皰為特征
D.以沿雙側周圍神經分布
E.通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
【參考答案】E
【答案解析】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征,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為本病的致病病原體,侵犯兒童可引起水痘,在成年人及老年人則引起帶狀皰疹。
下面哪項不是急性皰疹性口炎與皰疹樣口瘡的區別()。
A.好發年齡不同
B.性別差異
C.前者為急性發作、全身反應較重;后者為反復發作、全身反應較輕
D.前者病損表現為成簇小水皰;后者病損表現為散在小潰瘍
E.前者病損可伴皮膚損害;后者病損無皮膚損害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口瘡在臨床上多見,最常見的是輕型,潰瘍為圓形或橢圓形,數目一般較少亦較表淺,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則潰瘍擴大且加深,但這種情況少見。重型往往有輕型的病史,多為1——2個大而深的潰瘍或同時有1——2個較小的潰瘍。病程長,療效差。皰疹樣口瘡,潰瘍小而數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圍黏膜充血,這與皰疹性口炎常難以區別。皰疹性口炎與皰疹樣口瘡無明顯的性別差異。
急性紅斑型念珠菌型口炎的臨床表現是()。
A.病損區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軟小斑點
B.病損區黏膜表現為結節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角質斑塊
C.病損區黏膜呈亮紅色水腫,或見斑點狀假膜
D.病損區黏膜充血糜爛,舌背乳頭成團塊萎縮,周圍舌苔增厚
E.病損區黏膜出現珠光白色網紋伴充血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臨床表現為黏膜上出現外形彌散的紅斑,以舌黏膜多見,嚴重時舌背黏膜呈鮮紅色并有舌乳頭萎縮,雙頰、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紅色斑塊。黏膜紅斑是由于上皮萎縮加上黏膜充血所致,因此,近年來有學者認為該型以紅斑型取代以前命名的萎縮型較為合理。若繼發于假膜型,則可見假膜。自覺癥狀為口干、味覺異常、疼痛及燒灼感。
以下關于手-足-口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A.感染柯薩奇病毒A16或EV71型所引起
B.口腔損害比皮膚重
C.口腔損害廣泛分布于唇、頰、舌、腭等處
D.迅速成為潰瘍
E.經10——14日后愈合
【參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手-足-口病:是因感染柯薩奇病毒A16或EV71型所引起的皮膚黏膜病。但口腔損害比皮膚重。前驅癥狀有發熱、困倦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然后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與斑疹,數量不等。斑疹周圍有紅暈,無明顯壓痛,其中央為小水皰,皮膚的水皰數日后干燥結痂。口腔損害廣泛分布于唇、頰、舌、腭等處,初起時多小水皰,迅速成為潰瘍,經5——10日后愈合。
關于Bednar潰瘍、Riga-Fede潰瘍形成過程及治療方法描述正確的是()。
A.潰瘍未愈合時可用湯匙喂養
B.Riga-Fede潰瘍好發于上腭翼鉤處雙側黏膜
C.Bednar潰瘍常見于舌系帶、舌腹部發生潰瘍
D.Bednar潰瘍發生時應磨鈍乳切牙嵴,避免刺激
E.不宜使用過硬的橡皮奶頭人工喂養,避免引發Riga-Fede潰瘍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嬰兒上腭翼鉤處雙側黏膜,有時因用過硬的橡皮奶頭人工喂養,經常在該處摩擦,容易發生潰瘍,稱Bednar潰瘍。若有乳切牙萌出后切緣較銳,吸奶時間長,舌系帶、舌腹與牙切嵴摩擦也會發生潰瘍,初起時僅局部充血,繼之出現小潰瘍,不斷刺激的結果不但潰瘍擴大,疼痛加重甚至可見組織增生,稱Riga-Fede潰瘍。此時需磨鈍乳切牙嵴,潰瘍未愈合時可用湯匙喂養。更換橡皮奶嘴。
下面對于復發性阿弗他潰瘍臨床特點描述不正確的是()。
A.潰瘍表現為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淺表性潰瘍
B.病程一般為7——14天
C.呈周期性復發且有自限性
D.先出現密集分布的針頭大小的小水皰,后破潰形成潰瘍
E.好發于中青年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先出現密集分布的針頭大小的小水皰,后破潰形成潰瘍”此為原發性單純皰疹的特點。
在檢查天皰瘡時,用手指側向推壓外表正常的皮膚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皰;推趕水皰能使其在皮膚上移動,這些現象稱為()。
A.克氏征陽性
B.尼氏征陽性
C.揭皮試驗陽性
D.邊緣擴展陽性
E.免疫熒光法陽性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用手指側向推壓外表正常的皮膚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皰;推趕水皰能使其在皮膚上移動;在口腔內,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觀正常的黏膜表層脫落或撕去,這些現象稱尼氏征。比較有診斷價值的檢查方法。
天皰瘡的病理表現不包括()。
A.棘細胞層松解
B.上皮內皰
C.上皮下皰
D.棘細胞間間橋消失
E.固有層有炎癥細胞浸潤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天皰瘡病理變化:天皰瘡的病理特征為棘層松解和上皮內皰形成。由于上皮細胞間水腫,細胞間橋消失,使棘層細胞松解,彼此分離,在上皮內形成裂隙或出現大皰,其部位常在棘層內或棘層和基底層之間。
白斑的診斷()。
A.可根據臨床檢查做出
B.可根據血液化驗獲得
C.可根據家族病史確認
D.必須有病理檢查證實
E.必須由間接免疫熒光檢查做出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斑的診斷須根據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學檢查方可確診。組織病理檢查結果可為單純性增生和異常增生。
口腔扁平苔蘚好發部位依次是()。
A.舌、牙齦、唇
B.舌、唇、頰黏膜
C.前庭溝、軟腭、舌、牙齦
D.頰黏膜及前庭溝,其次為舌、唇、牙齦
E.頰黏膜及上唇、舌、口底、硬腭、前庭溝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口腔扁平苔蘚多見于頰黏膜及前庭溝,其次為舌、唇、牙齦。
下列有關地圖舌的臨床表現描述中,不恰當的說法是()。
A.剝脫逐漸擴大
B.又稱為剝脫性舌炎
C.患者自覺癥狀明顯
D.絲狀乳頭呈片狀剝脫
E.舌背形成光滑的紅色剝脫區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地圖舌表現為舌背絲狀乳頭呈片狀剝脫,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紅色剝脫區,故也稱剝脫性舌炎。但是菌狀乳頭常清晰可見,其邊緣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圓形或橢圓形包繞。患者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癥狀,有時有燒灼感或刺激性痛。
以下哪一項與溝紋舌、面神經麻痹組成梅-羅綜合征()。
A.血管神經性水腫
B.藥物過敏性口炎
C.肉芽腫性唇炎
D.舌乳頭炎
E.慢性唇炎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溝紋舌,同時出現肉芽腫性唇炎,面神經麻痹或有面神經麻痹史,則診斷為梅-羅綜合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