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術:血壓,吸氧術
解析:
一、血壓測量
被檢者在安靜環境休息5——10分鐘,采取坐位或仰臥位,裸露被測上肢,伸直并輕度外展,肘部與心臟相平(坐位平第4肋間、臥位平腋中線),袖帶氣囊中間部分對準肱動脈,緊貼皮膚縛于上臂,袖帶下緣在肘窩橫紋上2——3cm。檢查者在肘窩上觸及肱動脈搏動明顯處,將聽診器體件置于此處,但不得與袖帶接觸。然后向袖帶內充氣,待肱動脈搏動聽診消失,再將汞柱升高20——30mmHg,然后,緩慢放氣,聽到第一聲的數值為收縮壓,聲音消失時的數值為舒張壓。應測量兩次,以數值較低的一次為準。血壓的正常值:上肢收縮壓為90——135mmHg,舒張壓為60——90mmHg。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達到或超過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小于收縮壓90mmHg和(或)舒張壓60mmHg為低血壓。
二、吸氧術
適應證
1.呼吸系統 肺源性心臟病、哮喘、重癥肺炎、肺水腫等。
2.心血管系統 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3.中樞神經系統 顱腦外傷、各種原因引起的昏迷等。
4.其他嚴重的貧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藥物及氰化物中毒、大手術后等。
操作過程
操作者洗手,將所用物品攜至床旁,核對患者,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同意,戴口罩,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用手電筒檢查患者鼻腔,用濕棉簽清潔兩側鼻孔,安裝氧氣表并檢查是否漏氣,連接吸氧管,調節氧流量,潤滑吸氧管并檢查是否通暢,將吸氧管輕輕插入兩側鼻孔內并妥善固定。記錄給氧時間、氧流量,并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注意事項。清潔患者面部及整理床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