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形組淋巴結概述
(一)咽后群:咽后壁與椎前筋膜之間的咽喉間隙內,咽上部后方多見。
(二)頸前群:兩側頸鞘之間。
(三)頸外側群
(1)頸淺淋巴結:數目:1~2個;位置:胸乳肌前緣與腮腺后緣之間;收集:枕淋巴結、腮腺、耳后;輸出:頸深淋巴結。
(2)頸深淋巴結:頸部最大淋巴結群,15~30個
1、副神經組:收集枕、耳后、肩胛上區,輸出頸深下、右淋巴導管或胸導管。
2、鎖骨上組:頸橫淋巴結,收集副神經鏈和鎖骨下淋巴結,輸出頸深下淋巴結。
3、頸深上淋巴結:(顱底至肩胛舌骨肌與頸內靜脈交界處。頸二腹肌淋巴結:角淋巴結,收集舌后部、鼻咽部、扁桃體、鼻根;頸肩胛舌骨肌淋巴結:肩胛舌骨肌下腹上方);收集:枕淋巴結、耳后、腮腺、下頜下淋巴結的輸出管;輸出:頸深下或頸淋巴干。
4、頸深下淋巴結:肩胛舌骨肌下腹下方,數目:10~20個;收集:頸深上、頸前、鎖骨上、副神經、下頜下、頦下、腮腺、耳后、枕、咽后等淋巴結;面頸部多個器官可直接匯入。
腭中縫改變
在青春期之前,腭中縫無完全的骨性聯合,其間依靠結締組織相連接。在正常猴的組織切片中發現,其腭中縫并非一條規則的分界線,而是左右骨突交錯向對方延伸,形成互相嵌合的不規則線。因此,腭中縫只是一條潛在的裂隙,由結締組織所充填。在快速擴弓中發現,隨著擴弓進行,其間的潛在裂縫逐漸擴大,骨質的增生發生在每側骨突的頂端部分,大量的成骨細胞在這個區域集聚分布,在原來骨突邊緣與新生骨組織交界處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這是由于新生骨組織還未完全鈣化的原因。同時,在腭中縫處還可發現,結締組織的血管數目增多,血液供應更為豐富,纖維細胞的數目增多。擴弓療效的實現取決于中縫快速劈裂的程度,同時取決于牙向頰側移動的結果,而前者的效應比后者更為重要,尤其在快速擴弓的治療中更是如此。兒童在分裂腭中縫時所需的力值約為1000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