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型題 |
第 4 頁:A2型題 |
11、引發口腔單純性皰疹的病原體是
A.巨細胞病毒
B.HIV
C.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
D.HSV
E.EB病毒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口腔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的皮膚黏膜病。HSV是一種脫氧核糖核酸病毒,是發現最早的人皰疹病毒。
12、不能用于口腔念珠菌病局部治療的藥物是
A.西地碘
B.2%~4%碳酸氫鈉
C.制霉菌素、咪康唑
D.膚輕松軟膏
E.龍膽紫水溶液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治療念珠菌病應該用抗真菌藥,膚輕松軟膏是激素類藥物,故不能用。
13、臨床上常用的念珠菌實驗室檢測方法
A.涂片法、培養法、基因診斷
B.涂片法、培養法、活檢法
C.涂片法、培養法、免疫法
D.培養法、活檢法、基因診斷
E.涂片法、免疫法、基因診斷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念珠菌實驗室檢測方法包括涂片法、分離培養、組織病理學檢查、免疫學和基因診斷等。一般來說,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前三種。
14、對于念珠菌性口炎中慢性肥厚型的高齡患者,為了明確診斷有無異常增生,首選的診斷方法是
A.唾液培養
B.唾液及血清念珠菌抗體測定
C.活體組織檢查
D.直接涂片鏡檢
E.血CEA測定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念珠菌性口炎中慢性肥厚型,又稱念珠菌白斑,可見于頰黏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絲深入到黏膜或皮膚的內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層肥厚、上皮增生、微膿腫形成以及固有層乳頭的炎細胞浸潤,而表層的假膜與上皮層附著緊密,不易剝脫。組織學檢查,可見到輕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認為念珠菌白斑病有高于4%的惡變率,特別是高齡患者應提高警惕,爭取早期活檢,以明確診斷。
15、急性紅斑型念珠菌型口炎的臨床表現是
A.病損區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軟小斑點
B.病損區黏膜表現為結節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角質斑塊
C.病損區黏膜呈亮紅色水腫,或見斑點狀假膜
D.病損區黏膜充血糜爛,舌背乳頭成團塊萎縮,周圍舌苔增厚
E.病損區黏膜出現珠光白色網紋伴充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紅斑型念珠菌口炎又叫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臨床表現為在粘膜上出現外形彌散的紅斑,以舌粘膜多見,嚴重時舌背粘膜呈鮮紅色并有舌乳頭萎縮,雙頰、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紅色斑塊。粘膜紅斑是由于上皮萎縮加上粘膜充血所致。若繼發與偽膜型,可見偽膜。主要表現為黏膜充血、糜爛及舌背乳頭呈團塊萎縮,周圍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覺異常或味覺喪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16、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多發于
A.老年人
B.青少年
C.新生嬰兒
D.更年期婦女
E.40歲左右的中年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假膜型(鵝口瘡):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但以新生嬰兒最多見,發生率為4%,又稱新生兒鵝口瘡或鵝口瘡病。
17、念珠菌性口炎臨床上可分為以下三型
A.急性假膜型、急性紅斑型、萎縮型
B.慢性肥厚型、急性紅斑型、潰瘍型
C.急性假膜型、急性紅斑型、充血型
D.急性假膜型、急性紅斑型、壞死型
E.急性假膜型、急性紅斑型、慢性肥厚型
【正確答案】:E
18、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變部位可分為
A.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義齒性口炎、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B.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C.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雪口病
D.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E.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抗生素口炎、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口腔念珠菌病分型 口腔念珠菌病分型尚不統一,可按病損特征及病變部位等分型,目前普遍采用Lehner(1966)提出的分型標準,即將口腔念珠菌病分為假膜型、萎縮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及與念珠菌感染有關的疾病如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唇炎等。
19、下面哪個因素與白色念珠菌病的毒力無關
A.胞質的組成
B.菌體形態
C.黏附力
D.侵襲酶
E.表面受體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菌體形態和白念毒力是有關的,因為菌絲形成也可增強其侵襲力。
白色念珠菌的毒力和以下因素相關:黏附力、侵襲酶。菌絲形成和表面抗體的抗吞噬作用也可增強其侵襲力。
20、人類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
A.熱帶念珠菌
B.假熱帶念珠菌
C.白色念珠菌
D.克柔念珠菌
E.近平滑念珠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近年來,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發生菌群失調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內臟、皮膚、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發生率也相應增高。長期慢性口腔念珠菌病還有惡變的可能,應引起重視。口腔念珠菌病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