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呼吸
1、 呼吸環節: ①外呼吸(肺通氣、肺換氣)
②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③內呼吸(組織換氣)
一、肺通氣
1、肺通氣原動力:呼吸運動;
肺通氣直接動力:肺內壓與和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
2、 吸氣肌為:膈肌、肋間外肌;呼氣肌為:腹壁肌、肋間內肌。
3、 胸腔內壓為負壓,生理意義:(1)牽引其擴張;(2)有利于胸腔內的腔靜脈和胸導管擴張,降低PVC,促進靜脈、淋巴液回流。
4、 胸膜腔內壓=肺內壓-肺泡彈性回縮力
5、 平靜呼吸時,無論吸氣或呼氣,胸內壓均為負壓。吸氣末:-5—-10mmHg,呼氣末:-3—-5mmHg。
6、 肺通氣阻力分:彈性阻力:平靜呼吸時的主要阻力,占總阻力的70%;
非彈性阻力:包括氣道阻力、慣性阻力和黏滯阻力,占總阻力30%。
7、 肺的順應性和彈性阻力成反比:順應性=1/彈性阻力(如同騎單車的感覺,越順阻力越小)
8、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二棕櫚酰卵磷脂,DPPC)生理作用:(1)降低表面張力;(2)保持肺泡相對干燥,防止肺水腫;(3)保持肺泡的穩定性。
9、 一些概念:
(1)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量。平靜呼吸時,一般以500ml計算。
(2)余氣量(殘氣量):肺內不能呼出的氣量,正常成人1000~1500ml。
(3)肺活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反映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可以作為肺通氣功能的指標。
(4)用力呼氣量:不僅能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可反映呼吸所遇阻力的變化,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首選指標。
(5)肺總量:肺活量+余氣量
(6)肺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總量,即潮氣量*呼吸頻率。
(7)最大通氣量一般可達150L.可以反映通氣功能的貯備能力,通常用通氣貯量百分比表示。
(8)解剖無效腔:不參與氣體交換,容積約為150ml。
(9)肺泡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肺泡通氣量意義:潮氣量加倍,呼吸頻率減慢,通氣量增加,深慢呼吸;
潮氣量減倍,呼吸頻率加快,通氣量減少,淺快呼吸。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