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一年兩試第二試高頻考點匯總
肝硬化的并發癥
肝硬化的并發癥:
1.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
出血病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門脈高壓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變;
表現:突然大量嘔血和(或)排黑便,易導致失血性休克,誘發肝性腦病,死亡率很高。
2.肝性腦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也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3.感染
機體抵抗力低下——自發性腹膜炎、肺炎、膽道感染及敗血癥等。
自發性腹膜炎多為G-桿菌感染,表現:腹痛、腹脹、腹水迅速增長或持續不退,可有腹膜炎體征。
4.原發性肝癌——肝臟迅速增大、持續性肝區疼痛、血性腹水。
5.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1)低鈉血癥:與長期攝入不足(原發性)、長期利尿、大量放腹水、抗利尿激素增多(稀釋性)等有關。
2)低鉀低氯性堿中毒。
6.肝腎綜合征
1)“三低一高”:少尿或無尿、低尿鈉、稀釋性低血鈉和氮質血癥。
2)機制:大量腹水——有效循環血量不足——腎皮質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持續降低。
腎臟本身無重要病理改變——功能性腎衰竭。
7.肝肺綜合征(HPS)
臨床特征:“三聯征”——基礎肝臟病、肺內血管擴張、動脈血液氧合功能障礙。2018年新增——具有基礎肝病、出現肺內血管擴張和動脈血氧合功能障礙、排除原發心肺疾患后可診斷肝肺綜合征。表現為杵狀指(趾)、發紺、呼吸困難。血氧PaO2<10Kpa是診斷肝肺綜合征的必要條件。
表現:呼吸困難(直立時加劇)和發紺。
8.門靜脈系統血栓
表現:腹痛、腹脹、血便、休克、腹水增加且不易消退、脾臟增大。
9.2018新增——膽石癥 發生率高,約為30%。主要因為膽汁酸分泌減少,降低了膽固醇和膽紅素的溶解性。膽道系統黏膜充血水腫,缺血壞死,脫落增加,脾功能亢進,紅細胞破壞增加,膽汁中游離膽紅素增加。膽囊收縮排空障礙等。
前兩個并發癥是考核最多的內容,感染會考核自發性腹膜炎,兩大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和診斷在考試中也出現過,一般以A1和A2題型多見。也可以作為病例分析串題中的一個考核點。每年1—2分。
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肝硬化最危險的并發癥和常見的死因是肝性腦病。
肝硬化的腹水是漏出的,原發性腹膜炎的腹水是滲出的,肝硬化引起的自發性腹膜炎介于漏出液和滲出液之間。
橈骨頭半脫位
1.好發年齡——多發生在5歲以內小兒。
2.臨床表現——有腕、手被向上牽拉史;哭鬧,并且不讓觸動患部,不肯使用患肢,特別是舉起前臂;前臂多呈旋前位,略屈曲;橈骨頭處可有壓痛,但無腫脹和畸形,肘關節活動受限,旋后受限明顯。
3.治療——手法復位多能成功,多采用旋轉法。
基本上看到小兒牽拉史,就可以判斷為橈骨頭半脫位,診斷屬于送分題。需要認真記憶的包括發病年齡、治療方式選擇。題型可以多樣化,該知識點雖然重要,但沒有難點。同學們學習該內容會非常輕松。
橈骨頭半脫位X線檢查無異常,診斷不難,手法復位多能成功。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