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女性,47歲,膽囊結石病史4年,曾先后發作性膽絞痛4次,BUS顯示膽囊內充滿型結石。首選的治療方法是下列哪一種【D】
A、口服排石飲液
B、口服熊去氧膽酸片
C、口服利膽素片
D、膽囊切除術
E、經皮膽鏡取石術
32、男性,47歲,右上腹痛伴有明顯黃疸,BUS顯示肝外膽管及肝內肝管均不擴張,為確定診斷應選擇哪一項檢查【D】
A、核素肝掃描
B、十二指腸低張造影
C、PTC
D、ERCP
E、MRI
33、男性,10歲,突發劍突下陣發性劇烈絞痛3小時,發作時輾轉不安,呻吟痛苦,伴惡心嘔吐,發作過后如常人。檢查無發熱無黃疸,腹平軟無明顯壓痛,白細胞計數正常,應診斷為何病【D】
A、急性胃炎
B、急性膽囊炎
C、腸套疊
D、膽道蛔蟲癥
E、胃潰瘍穿孔
34、男性,60歲,進行性加重的黃疸已1月,伴有上腹部脹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檢查:周身黃染,肝大肋下4cm,可捫及擴大的膽囊,無觸痛。Courvoisier征陽性,BUS顯示肝外膽管擴張,胰頭部無腫塊,此病人可診斷為【D】
A、膽囊癌
B、胰頭癌
C、幽門管癌
D、膽管癌
E、肝細胞癌
35、男性,43歲,突然右上腹絞痛,并出現寒戰高熱,于16小時后出現明顯黃疸。檢查:意識尚清楚,鞏膜及周身黃染,BP130/70mmHg,體溫38.5℃,右上腹輕度壓痛,此病最可能為【C】
A、Courvoisier征
B、Murphy征
C、Charcot征
D、Grey-Turner征
E、Reynauld征
36、男性,52歲,右上腹痛已半年,近半個月出現黃疸,體重下降,食欲減退。既往患膽囊結石已5年。檢查: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右上腹捫及的6cm×6cm腫塊,無移動性,BUS顯示膽囊部位有一實質性占位病變,并可見強光團及聲影。此病人可能的診斷是【C】
A、膽囊息肉
B、高位膽管癌
C、膽囊癌并膽囊結石
D、充滿型膽囊結石
E、幽門管癌并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轉移
37、男性,62歲,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伴惡心嘔吐20小時,急診入院,寒戰高熱,明顯黃疸。檢查: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劍突下壓痛,腹肌緊張,WBC20×10的9次方/L.此病人應診斷為【E】
A、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B、肝膿腫
C、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D、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E、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38、男性,62歲,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伴惡心嘔吐20小時,急診入院,寒戰高熱,明顯黃疸。檢查: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劍突下壓痛,腹肌緊張,WBC20×10的9次方/L.本例的治療原則是【E】
A、大量使用抗生素
B、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C、解痙攣,鎮痛
D、服用大量中藥利膽
E、膽道減壓引流,解除梗阻
39、男性,62歲,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伴惡心嘔吐20小時,急診入院,寒戰高熱,明顯黃疸。檢查: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劍突下壓痛,腹肌緊張,WBC20×10的9次方/L.急診剖腹探查術,術中見膽總管直徑為1.8cm,穿刺有膿性膽汁,P130次/分,BP50/30mmHg,此時應采用術式【E】
A、膽囊切除并膽總管切開引流減壓
B、膽囊切除術
C、膽囊空腸改良式Roux-Y吻合
D、膽總管空腸Roux-Y吻合
E、膽總管切開引流減壓T管引流
40、女性,49歲,近半年數次發作性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多為夜間睡眠后發作,并向右肩部放射。檢查:肥胖體質,BP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輕度壓痛,無腹肌緊張。此病人最可能的診斷是【E】
A、高位急性闌尾炎
B、膽囊腺瘤性息肉
C、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D、急性胰腺炎
E、膽囊結石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