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自己的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報告應當立即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人員到場。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為搶救危急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應當自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并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醫學會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1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時間必須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但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的主觀方面應為“過失”,過失又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是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在意外事件中,醫護人員主觀方面不存在過錯(故意和過失統稱過錯),所以不構成醫療事故,也不構成犯罪。醫療事故中不存在正當防衛現象。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1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故正確選項是C。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1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設區的市級地方醫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工作。
1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再次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2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作出受理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有關材料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二、A2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情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①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②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③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④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⑤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⑥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情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①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②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③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④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⑤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⑥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尸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尸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尸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尸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醫療責任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因違反規章制度等行為,給病人造成傷、殘、死等嚴重后果。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第十八條: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第八條: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第十條:患者依照前款規定要求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并在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時,應當有患者方在場。醫療機構應患者的要求,為其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工本費。第十四條: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第二十條: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患者依照前款規定要求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并在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時,應當有患者在場。
醫療機構應患者的要求,為其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工本費。具體收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未經批準自行開業屬于非法行醫,造成人身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是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1)醫療事故概念: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2)醫療事故分級: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1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1.因搶救極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2.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衛生處分或紀律處分;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服務的;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1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設區的市級地方醫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工作。
三、B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六條 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一)未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
(二)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服務的;
(三)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
(四)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五)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封存、保管和啟封病歷資料和實物的;
(六)未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的;
(七)未制定有關醫療事故防范和處理預案的;
(八)未在規定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
(九)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的;
(十)未按照規定進行尸檢和保存、處理尸體的。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法律關系的內容即權利與義務。注意“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辨析,醫療事故是指符合構成要件被認定為事故的醫療過失事件。醫療糾紛范圍較為廣泛,只要作為糾紛雙方的醫與患就某些問題認識產生分歧,并提出損害賠償請求,均可稱為醫療糾紛。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是醫務人員疏忽大意違反衛生法律相關規定,給患者造成明顯人身傷害。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醫療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內容三要素構成。醫療法律關系的主體是醫方和患方。醫療法律關系的客體是醫療行為。醫療法律關系的內容是醫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的主觀方面應為“過失”,過失又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是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在意外事件中,醫護人員主觀方面不存在過錯(故意和過失統稱過錯),所以不構成醫療事故,也不構成犯罪。醫療事故中不存在正當防衛現象。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的客觀方面是指,實施了違反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行為。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由五部分組成:主體——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觀方面——過失;客觀方面——實施了違反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行為;客體——侵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權,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因果關系——違法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