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男性,30歲,近5年腹瀉,多次細菌培養陰性,結腸鏡檢查見直腸乙狀結腸黏膜血管紋理模糊,黏膜細顆粒狀,Hb 110g/L,下面哪項治療是適當的
A.禁食
B.靜脈高營養
C.輸血
D.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E.水楊酸制劑
42.患者23歲,停經3個月,陰道流血2周,查子宮大小超過妊周,陰道可見2cm×2cm紫藍結節,宮旁無異常,侵蝕性葡萄胎的分期為
A.Ⅰ期
B.Ⅱa
C.Ⅱb
D.Ⅲa
E.Ⅲb
43.患者,37歲。閉經半年,雌激素試驗(+),FSH>40U/L,閉經診斷為
A.垂體性
B.卵巢性
C.子宮性
D.下丘腦性
E.腎上腺性
44.28歲,產后8個月,經期延長,基礎體溫呈雙相,但高溫相下降遲緩,診斷為
A.妊娠
B.無排卵型功血
C.黃體功能不足
D.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
E.稽留流產
45.男性,30歲,因肛周劇痛伴發熱3天來診。查體:肛門旁右側紅腫、觸痛明顯、有波動感。正確的處理是
A.痔切除
B.肛裂切除
C.切開引流
D.結腸造口
E.局部溫水坐浴
46.患者女性,35歲。發現右附件區囊性腫塊3個月。腹腔鏡手術剝除右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術后不宜使用的藥物為
A.GnRH-a
B.達那唑
C.結合雌激素
D.孕激素
E.孕三烯酮
47.某婦女,38歲。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后10年,近4年痛經,且逐年加劇。婦查:子宮活動欠佳,后穹隆可觸及多個小結節,其診斷首先考慮為
A.慢性盆腔炎
B.卵巢癌
C.子宮內膜異位癥
D.子宮腺肌病
E.多發性漿膜下肌瘤
48.33歲,婦女;楹7年未孕,痛經逐年加重,婦查:宮骶韌帶處可觸及黃豆大結節2個,觸痛明顯,右側附件可及一5cm×6cm大小包塊,活動差,半囊半實,最有效的確診方法是
A.B超
B.診斷性刮宮
C.宮腔鏡檢查
D.腹腔鏡+組織病理檢查
E.CA125
49.男性,34歲,因左肱骨及雙股骨開放性骨折手術,4天后突發腹脹痛,嘔鮮血500ml,上腹部輕壓痛,無潰瘍病和肝炎史,應考慮為
A.胃穿孔
B.急性出血性胃炎
C.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D.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E.胃底癌出血
50.患者女性,42歲。已婚,G2P1,人工流產2次,近2年,月經期延長,量多,痛經明顯,子宮孕60天大小,質硬,經期檢查時子宮觸痛明顯,雙附件正常,最可能的診斷為
A.子宮腺肌病
B.子宮肥大
C.早孕
D.子宮肌瘤
E.子宮內膜異位癥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