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陰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醋龜甲、鹽知母、鹽黃柏、豬脊髓。
【功能】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
【配伍意義】全方配伍,標本兼顧,滋陰以培本,降火以清源,共奏滋陰降火之功,故善治陰虛火旺所致的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
六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240克 山萸肉120克 山藥120克 澤瀉90克 茯苓90克 丹皮90克。
【功效】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耳聾耳鳴,腰膝痠軟,遺精盜汗,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失血失音,消渴淋濁;婦女腎虛,血枯閉經;小兒囟開不合,五遲五軟。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萸肉補養肝腎,并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藥。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澤瀉利濕泄濁,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這是本方的配伍特點。
生脈散
【組成】人參(君) 麥冬(臣) 五味子(佐)
【功效】益氣養陰,斂汗生脈。
【主治】氣陰兩傷證。
【配伍意義】以人參補氣為主,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奏益氣生津、斂陰止汗、養心生脈之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