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陰勝則陽病”說明了陰陽之間的何種關系()
A、陰陽交感
B、陰陽互根
C、陰陽對立
D、陰陽消長
E、陰陽轉化
2、“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主要說明陰陽之間存在何種關系()
A、對立制約
B、互根互用
C、互為消長
D、平衡協調
E、互相轉化
3、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體現在下述哪個方面()
A、對立制約
B、互根互用
C、互為消長
D、平衡協調
E、互相轉化
4、下列陰和陽的概念中,zui確切的是()
A、陰和陽是中國古代的兩點論
B、陰和陽即是矛盾
C、陰和陽代表對立的事物
D、陰和陽代表對立又相互關聯的事物屬性
E、陰和陽說明相互關聯著的事件
5、屬于陽的事物和現象是()
A、面色晦暗
B、聲低無力
C、脈象沉細
D、心煩不寧
E、精神萎靡
6、屬于陰的是()
A、脈象洪大
B、面色鮮明
C、遲脈
D、脈象滑數
E、聲高
7、屬于陰證的是()
A、虛證
B、表證
C、熱證
D、實證
E、以上均非
8、脈象分陰陽,屬于陰的脈象是()
A、浮
B、大
C、遲
D、滑
E、洪
9、陰液不足,日久不愈,影響陽氣化生,引起陽也不足的病理變化稱為()
A、陰偏衰
B、陽偏衰
C、陽損及陰
D、陰損及陽
E、陰陽互損
10、引起實寒證的陰陽失調是()
A、陽偏勝
B、陽偏衰
C、陰偏勝
D、陰偏衰
E、陰陽兩虛
一、A1
1、
【正確答案】 C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陰陽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聯系。如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也就無所謂上。又如組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zui基本物質氣和血兩者的關系,氣屬陽,血屬陰,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人體的陰津損傷,會累及陽氣也傷;陽氣損傷,會累及陰津也傷,也是基于陰陽互根互用的原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導致陰陽之間互根互用的關系破壞,就會引起“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俱損的病變。zui終導致“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守”是守于內,“使”是行于外。這是對陰陽雙方依存關系的很好說明。結合人體的生理功能而言,陰指物質,陽指功能,物質居于體內,功能表現于外。在外的陽是內在物質的表現,所以說陽為“陰之使”,在內的陰是產生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說陰為“陽之守”。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陰陽互相轉化是指陰陽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陰陽的對立統一包含著量變和質變。事物的發展變化,表現為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量變的互變過程。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那么“陰陽轉化”便是一個質變過程。
陰陽互相轉化表明陰陽對立雙方不是固定不變的,體現了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
4、
【正確答案】 D
5、
【正確答案】 D
6、
【正確答案】 C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一般地說,凡是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無形的、明亮的、興奮的都屬于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屬于陰。
以虛實而言,虛屬陰,實屬陽。
8、
【正確答案】 C
9、
【正確答案】 D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陰陽偏盛: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病理變化。“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是陽偏盛和陰偏盛病機的特點。前者其病屬熱屬實,后者其病屬寒屬實。
陰盛則寒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實寒證。陰以寒、靜、濕為其特點,故陰偏盛產生的寒性病變以及濕、靜之象,表現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脈遲等。所以說:“陰盛則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