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望形態
1、形體強弱
(1)體強:骨骼粗大,胸廓寬厚,肌肉充實,皮膚潤澤。
病機:內臟堅實,氣血旺盛。
(2)體弱:骨骼細小,胸廓狹窄,肌肉瘦削,皮膚枯槁。
病機:內臟脆弱,氣血不足。
(3)體胖:體胖食少:形盛氣虛,脾虛有痰。
胖人多痰濕,多中風。
(4)體瘦:形瘦能食:中焦有火。
形瘦少食:脾氣虛弱。
骨瘦如柴:臟腑精氣衰竭。
瘦人多陰虛,痰火。
2、望動靜姿態
(1)坐位:
坐而喜伏,少氣懶言:肺虛少氣。
坐而喜仰,喘促多痰:肺實氣逆。
坐不得臥,臥則氣逆,多為咳喘肺脹,或水停于胸腹。
(2)臥位:
臥時向外,身輕自轉側:陽證、熱證、實證。
臥時喜向里,身重不能轉側:為陰證、虛證、寒證。
蜷臥成團:陽虛畏寒,或劇痛。
仰面伸足而臥:陽證熱盛。
(3)動態:
局部顫動(唇、瞼、指、趾):外感熱病,動風先兆。
內傷虛證,氣血不足。
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熱極生風,破傷風。
手足蠕動:多屬虛風內動。
中風: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癇證: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喉中痰鳴。
痹證:關節腫痛,肢體動作困難。
痿證:足軟弱無力,行動不靈而無疼痛。
歷年考試題
1、提示病情危重的異常姿態是
A.顫動
B.抽搐
C.撮空
D.痿廢
E.麻痹
答案:C
2、手足軟弱無力,行動不靈活而無痛者為
A.中風后遺癥
B.痛證
C.痹證
D.痿證
E.癱瘓
答案:D
3、形勝氣衰的表現是
A.體胖能食,肌肉堅實
B.體胖食少,神疲乏力
C.形瘦能食,舌紅苔黃
D.形瘦顴紅,皮膚干焦
E.臥床不起,骨瘦如柴
答案:B
四、頭頸五官
1、望頭面發
(1)頭
囟門下陷:又稱囟陷,多屬虛證。
囟門高突:又稱囟填,多屬實熱證。
囟門遲閉:骨縫不合,古稱解顱,屬腎氣不足,或發育不良。
(2)頭發
發黃稀疏干枯:精血不足。
突然大片脫發:稱“斑禿”,血虛受風。
青壯年發稀易落:腎虛或血熱。
小兒發枯如穗:疳積。
2、望目
內外眥屬心,叫血輪。黑珠屬肝,稱風輪。白珠屬肺,叫氣輪。瞳仁屬腎,稱水輪。
眼胞屬脾,叫肉輪。
全目赤腫,是肝經風熱。
昏睡露睛,多是脾虛或慢脾風。
單眼瞼下垂,多因脾虛氣弱或外傷。
3、望咽喉
咽喉紅腫疼痛,潰爛:肺胃熱毒壅盛所致。
紅色嬌嫩,腫痛不甚:腎陰虧少,虛火上炎。
咽喉漫腫,色淡紅:痰濕凝聚。
歷年考試題
1、在五輪學說中,黑睛為
A.血輪
B.氣輪
C.水輪
D.肉輪
E.風輪
答案:E
2、齒燥如枯骨者,屬
A.熱盛傷津
B.陽明熱盛
C.腎陰枯涸
D.胃陰不足
E.腎氣虛乏
答案:C
3、小兒昏睡露睛的病因是
A.肺經郁熱
B.肝膽火熾
C.腎精不足
D.心陰虧損
E.脾胃虛衰
答案:E
歷年考試題
B1型題
1、A.黑珠 B.兩眥血絡 C.眼瞼 D.白睛 E.瞳仁
①根據眼睛的五輪分屬,屬腎的是 E
②根據眼睛的五輪分屬,屬肝的是 A
2、A.載眼反折 B.目睛微定 C.昏睡露睛D.雙瞼下垂 E.橫目直視
①痰熱內閉的目態是 B
②脾腎兩虧的目態是 D
五、望皮膚
1、斑疹
斑:點大成片,或紅或紫,平攤于皮膚下,摸之不礙手。
疹:點小如粟,色紅或紫,高出皮膚,摸之礙手。
2、白00
表現:高出皮膚,晶瑩如粟,色白透明,內含漿液,擦破流水的小顆粒。
病機:濕郁肌表,汗出不徹。
意義:主濕溫,暑溫病
3、癰疽疔癤
癰:紅腫高大,根盤緊束,灼熱疼痛,屬陽證。
疽:漫腫無頭,部位較深,不熱少痛,膚色不變,屬陰證。
歷年考試題
1、瘡瘍紅腫高大,根盤緊束,灼熱疼痛者是
A.癰
B.疽
C.疔
D.癤
E.熱氣瘡
答案:A
B1型題
2、A.陽斑 B.陰斑 C.麻疹 D.風疹 E.癮疹
①皮下斑點隱隱稀少,色淡紅,壓之不退,伴諸虛癥狀者是 B
②皮疹高出皮膚,時現時隱,搔之連片者是 E
六、望排泄物與分泌物
1、痰與涕:
寒痰:痰白而清稀。
熱痰:痰黃粘稠,堅硬成塊。
燥痰:痰少而粘,難于咯出。
濕痰:痰白滑量多易咯。
久流濁涕不止:鼻淵。
七、望絡脈
浮沉辨表里:絡脈浮露,主病在表,絡脈沉滯,主病在里。
淡滯定虛實:色淡為虛,紋滯為實。
紅紫分寒熱:紫紅主內熱,鮮紅主外感表寒,青色主風主痛。
歷年考試題
1、風痰的特征是
A.色黃黏稠
B.白而清稀
C.清稀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
E.少而黏稠
答案:C
2、寒痰的特征是
A.黃而黏稠,堅而成塊
B.白而清稀
C.清稀而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易咯
E.少而黏,難咯
答案:B
3、小兒指紋紫紅屬
A.外感表證
B.里實熱證
C.痛證
D.血絡閉郁
E.驚風
答案: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