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發散風寒藥 |
第 6 頁: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 |
細辛
【藥性】:辛,溫。有小毒。
【功用】:袪風解表、散寒止痛、通鼻竅、溫肺化飲。
1.袪風解表,用治:風寒表證及陽虛外感證。
(1)外感風寒,頭身疼痛較甚:九味羌活湯;(+止痛)
(2)風寒表證而見鼻塞流涕者:配伍白芷、蒼耳子等藥(+通鼻竅)。
(3)陽虛外感,惡寒無汗、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既入肺經,又入腎經)
2.散寒止痛,用治:頭痛,牙痛,風濕痹痛。
3.通鼻竅,用治:鼻淵。
常用治鼻淵以及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頭痛者,為治鼻淵之良藥。
4.溫肺化飲,用治:
肺寒咳喘(風寒咳喘證或寒飲咳喘證)
◆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小青龍湯;
◆寒痰停飲射肺:苓甘五味姜辛湯.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干咳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蒼耳子
【藥性】:辛、苦,溫。有毒。
【功用】祛風解表、除濕止、痛袪風殺蟲止癢。
1.祛風解表,用治:風寒表證。
(1)其發汗解表之力甚弱,善通鼻竅,一般風寒感冒少用;
(2)多用于風寒感冒,鼻塞流涕明顯者。
2.除濕止痛,用治:風濕痹痛。
3.袪風殺蟲止癢,用治:風疹瘙癢,也可用治疥癬麻風。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藥性】:辛,溫。
【功用】:發散風寒、宣通鼻竅。
1.發散風寒,用治:風寒表證。
其發汗解表之力甚弱,善宣通鼻竅,故一般風寒感冒臨床較少使用,而多用于風寒感冒,鼻塞流涕明顯者。
2.宣通鼻竅,用治:鼻淵。鼻淵頭痛、鼻塞流涕之要藥。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湯劑宜用紗布包煎。
【使用注意】:鼻病因于陰虛火旺者忌服。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