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Quchangwei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 概述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人體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針灸的施術部位。 “腧、輸、俞”
一、十四經穴: 清 李學川 《針灸逢源》361個
具有固定的名稱和位置,且歸屬于十二經脈和任、督脈的腧穴,簡稱“經穴”。
特點:
⑴ 十四經穴都定名、定位、歸經、定主治、定刺灸方法,是腧穴的最高形式。
⑵ 十四經穴是腧穴的主干,全部分布在十四經主干線上(凡是經穴均分布在十四經上,而分布在十四經上的腧穴不見得都是經穴如印堂、太陽等)。
⑶ 十四經穴具有主治本經病癥的共同作用,主治范圍廣泛。
二、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稱,又有明確的位置,但尚未歸入或不便歸入十四經脈系統的腧穴。
文革期間,新穴劇增,如郝金凱《經外奇穴圖譜》就載有1595個奇穴。現在臨床常用的只有三十多個奇穴。
特點:
⑴ 有明確的名稱、位置、但無經脈歸屬。
⑵ 較為分散,大部分不在經脈主干線上,即分布規律性不強。
⑶ 主治的針對性強。(主治單純)
⑷ 有些雖名為奇穴,但實際上就是經穴。
⑸ 有的奇穴不是指一個穴位,而是多個穴位的組合。
⑹ 有一穴屬于數經的現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