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A1型題】
治療心悸心血不足證,應首選( )
A.天王補心丹
B.安神定志丸
C.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D.歸脾湯
E.朱砂安神丸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心悸心血不足證——歸脾湯。
【A1型題】
下列何項不是驚悸與怔忡的鑒別要點( )
A.致病多由外因或內因引起
B.誘因常與驚恐、惱怒或勞累有關
C.全身情況較好或較差
D.病性屬實或屬虛
E.病位在肝或在心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病位在肝或在心不是鑒別點。
【B型題】
A.黃連溫膽湯
B.安神定志丸
C.朱砂安神丸
D.羚角鉤藤湯
E.苓桂術甘湯
1.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應選以上哪個方劑
2.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干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應選以上哪個方劑
『正確答案』1.B; 2.A
『答案解析』心虛膽怯——安神定志丸,痰火擾心——黃連溫膽湯。
【A2型題】
患者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紅,脈細弱。證機概要為( )
A.氣血虧損,心虛膽怯,心神失養,神搖不安
B.心血虧耗,心失所養,心神不寧
C.肝腎陰虛,水不濟火,心火內動,擾動心神
D.心陽虛衰,無以溫養心神
E.脾腎陽虛,水飲內停,上凌于心,擾亂心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心血不足證——心血虧耗,心失所養,心神不寧。
胸痹
【A1型題】
胸痹的主要病機為( )
A.氣滯血瘀
B.寒凝氣滯
C.痰瘀交阻
D.陽氣虛衰
E.心脈痹阻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胸痹的主要病機為心脈痹阻。
【B型題】
A.疏調氣機,和血舒脈
B.滋陰清熱,養心安神
C.溫經散寒,活血通痹
D.補養心氣,鼓動心脈
E.補益陽氣,溫振心陽
1.患者心胸疼痛時作,或見灼痛,心悸怔忡,五心煩熱,口干盜汗,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治宜
2.患者心胸滿悶不適,隱痛陣發,痛無定處,時欲嘆息,遇情志不遂時誘發或加重,或兼見脘腹脹悶,噯氣則舒,苔薄膩,脈細弦。治宜
『正確答案』B A
『答案解析』心腎陰虛——滋陰清熱,養心安神;氣滯心胸——疏調氣機,和血舒脈。
不寐
不寐的概念
不寐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常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和健康。
不寐的病因病機
病因
飲食不節,情志失常,勞倦、思慮過度,及病后、年邁體虛等。
病機
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
病位——主要在心,與肝、脾、腎密切相關。
病機有虛實之分:
實證——肝郁化火,痰熱內擾,陽盛不得入于陰。
虛證——心脾兩虛,心虛膽怯,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心神失養,陰虛不能納陽。
久病可出現虛實夾雜,實火、濕、痰等病邪與氣血陰陽虧虛互相聯系,互相轉化。
臨床以虛證多見,病程較長,難以速愈。
【A2型題】患者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夢遺,五心煩熱,口干津少,舌紅,脈細數。其治法是( )
A.清心寧神,養陰除煩
B.養陰生津,除煩寧神
C.清火除煩,寧心安神
D.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E.滋陰寧心,鎮驚安神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心腎不交——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眩暈
【A1型題】
下列哪項概括了眩暈病理因素( )
A.痰、熱、風、濕
B.風、熱、痰、虛
C.火、氣、血、虛
D.風、痰、氣、血
E.風、火、痰、瘀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眩暈病理因素為風、火、痰、瘀。
【A2型題】
患者眩暈,頭重昏蒙,或伴視物旋轉,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治宜選用( )
A.天麻鉤藤飲
B.黃連溫膽湯
C.藿香正氣散
D.半夏厚樸湯
E.半夏白術天麻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痰濕頭痛用半夏白術天麻湯。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