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積聚
一、定義:積聚是指腹內結塊,或脹或痛的病癥,其中積屬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乃為臟病;聚是無形,聚散無常,痛有定處,病屬氣分,乃為腑病。積:積累、堆積之意,引申為病氣積蓄。此處指腫塊明顯、固定不移的病證。聚:聚集之意,有聚有散。此處指腫塊不明顯、時隱時現、病位不固定的病證。
二、源流:
1、《內經》首先提出病名,并對形成和治則作了探討。
2、《難經》明確了積與聚的病理及臨床表現。
3、《金匱要略》記載了一些著名方劑。
4、《景岳全書》提出了攻、消、散、補四大治法。
5、《醫宗必讀》提出分初、中、末三個階段治療的原則。
6、清代:治法方藥更加豐富,名賢輩出。
三、病因病機:
(一)病機關鍵:氣滯血瘀。
(二)發病與肝脾關系密切。
(三)積聚形成與正氣強弱有關。
(四)積聚的病理轉歸有黃疸、鼓脹、血證、昏迷。
四、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二)治療原則:積證治療宜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積證初期屬邪實.應予消散;中期邪實正虛,予消補兼施;后期以正虛為主,應予養正除積。
聚證多實,治療以行氣散結為主。
(三)分型論治:
(1)聚證:
1、肝氣郁結證:逍遙散、木香順氣丸
2、食滯痰阻證:六磨湯
(2)積證
1、氣滯血阻證: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氣滯血阻較甚,兼有寒象,用大七氣湯
2、瘀血內結證:膈下逐瘀湯合六君子湯;積志腫大堅硬而正氣受損,可并服鱉甲煎丸
3、正虛瘀結證:八珍湯合化積丸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