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2017年,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將掀起高潮。要加快建立房地產中介、導游等14類重點職業人員信用記錄。同時,在全國范圍建立和完善信用紅黑名單制度。”
這意味著,今年,守信者將獲得更多實惠,失信者將更加寸步難行。
這14類職業人員要建信用記錄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昨日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2017年個人信用體系建設要掀起高潮,要以信用記錄為基礎,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反映個人誠信情況,信用記錄要準和全。
“要加快建立房地產中介、導游等14類重點職業人員信用記錄,建立信用檔案,實現及時動態更新。”連維良說。
有媒體記者注意到,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底印發了《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建立重點領域個人誠信記錄,并明確了14類職業人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個人信用記錄形成機制。
這14類職業人員包括公務員、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責任人、律師、教師、醫師、執業藥師、評估師、稅務師、注冊消防工程師、會計審計人員、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認證人員、金融從業人員、導游等。
有專家解釋說,這些重點領域與企業生產和百姓生活關系密切,一旦失信就會對社會造成較大影響,而且這些重點人群有一定示范效應,以此為突破口可以更好推進個人誠信體系建設。
今年要重點建立紅黑名單制度
“目前,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大格局正在形成。”連維良透露,2017年,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要擴展到各個領域,總量預計超過50個,實現全覆蓋。
國務院去年印發的《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規范信用紅黑名單制度。不斷完善誠信典型“紅名單”制度和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規范各領域紅黑名單產生和發布行為,建立健全退出機制。
日前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對失信者懲戒力度加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法院累計公布失信被執行人644.52萬例,民航部門限制購買機票576.62萬人次,鐵路部門限制購買列車軟臥、高鐵和其他動車組一等座以上車票207.23萬人次。
在守信聯合激勵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向銀監部門推送892萬條納稅信用信息,各類金融機構向9萬多家納稅守信企業發放了近15萬筆“銀稅互動”貸款,貸款總額達到1548.7億元,增長了54.7%。在失信聯合懲戒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會同最高人民法院等40多個部門簽署了7個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工商部門限制擔任各類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7.1萬余人次。僅工商銀行就拒絕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55萬余筆,涉及資金超過68.1億元。有66.37萬多名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699件偷逃稅款案件當事人自動繳清稅款罰款合計47.4億元。
據介紹,社會信用建設的加快促進了金融機構向農戶等中小微生產經營主體發放小額信用貸款的力度。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全國累計補充完善中小微企業信息261.1萬戶,46.5萬戶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為1.69億農戶建立信用檔案,近8718萬農戶獲得銀行貸款。
推進個人誠信體系建設要強調“四重”
連維良還指出,推進個人誠信體系建設,要強調“四重”,要特別重視實名制、信息安全、信用修復、信息服務,核心精神就是保護個人的權益。
此外,據了解,作為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關于進一步健全相關領域實名登記制度的總體方案》正在履行發文程序,不久即將公布。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