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訂購熱線:010-62168566
第三節 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本節內容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比較容易出現計算題的部分,在學習過程中應給予充分的重視。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和月初、月末在產品及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四項成本的關系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或者是:月末在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在利用以上公式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的時候,我們必須取得在產品數量的核算資料。
一、在產品數量的核算
在產品結存的數量應同時具備賬面核算資料和實際盤點資料,并且要把賬面數和盤點數進行核對。在核對不符的情況下,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進行處理。有兩種情況,當盤盈時:
借:生產成本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進行處理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生產成本
盤虧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生產成本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進行處理時,
借:管理費用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書上本分錄寫反了)
在新會計準則中,存貨的盤盈、盤虧的處理有所變化。
二、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本節重點)
(一)、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采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時,每月發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月末雖然有在產品,但不計算其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二)、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時,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某種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就是本月完工產品成本。但在年末,應根據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量,具體計算在產品成本,據以計算12月份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三)、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也就是說,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期初和本月發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和)需要在完工產品和月末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而生產產品本月發生的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用于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四)、約當產量比例法
這種方法是要重點掌握的方法,經常考計算題。約當產量就是指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得出約當產量后,將產品應負擔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產品產量和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單位成本=
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數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各工序的完工程度可以事先制定,產品工時定額不變時可長期使用。一般情況下,如果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和單位工時定額相差不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計算。
請看教材288頁的【例7-6】和【例7-7】
在實際的生產中,原材料的使用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這時在產品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而是按照實際數量和完工產品進行分配。第二種是隨著生產的過程陸續投入,這時就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進行分配了。
請看教材289頁的【例7-8】
(五)、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這種方法也是要重點掌握的方法,經常考計算題。這種方法知道了在產品的單位定額成本,乘上在產品的實際數量就可以得出月末在產品的成本,然后倒擠出完工產品成本。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單位定額成本
完工產品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成品單位成本=
請看教材290頁的【例7-9】
(六)、定額比例法
采用定額比例法,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按照兩者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比例分配。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產品定額工時×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請看教材291頁的【例7-10】
三、聯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分配
(一)、聯產品成本的分配
聯產品,是指使用同種原料,經過同一加工過程同時生產出來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要產品。
聯產品的生產特點是:在生產開始時,各產品尚未分離,同一加工過程中對聯產品的聯合加工。當生產過程進行到一定生產步驟,產品才會分離。聯產品的計算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一是聯產品分離前發生的生產成本即聯合成本,可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設置一個成本明細賬進行歸集,然后將其總額按一定方法如:售價法、實物數量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二是分離后按各種產品分別設置明細賬,歸集起分離后所發生的加工成本。
聯產品的計算的一般程序為:
1.將聯產品作為成本核算對象,設置成本明細賬
3.計算各種產品的成本
聯產品的聯合成本在分離點后,可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價法、實物數量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種產品成本。
4.計算聯產品分離后的加工成本
請看教材293頁的【例7-11】和【例7-12】
(二)、副產品成本的分配
副產品,是指在同一生產過程中,使用同種原料,在生產主要產品的同時附帶生產出來的非主要產品。由于副產品價值相對較低,所占比重較小,因而可以先用簡單的方法確定其成本,然后用總成本減去副產品成本就是主產品成本。
四、完工產品成本的結轉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是成本會計中的重要內容,但在初級考試中,只做了解就行,出現計算題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當根據其生產經營特點、生產經營組織類型和成本管理要求,確定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重點掌握各種方法的成本核算對象,以及適用的對象。
一、品種法
品種法,是指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于單步驟、大量生產的企業,如發電、供水、采掘等企業。單步驟是指產品的生產技術過程不能從技術上劃分為步驟,或者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產步驟計算產品成本,這時都可以按照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二、分批法
分批法,是指以產品的批別作為產品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如造船、重型機器制造、精密儀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業中的新產品試制或實驗的生產、在建工程以及設備修理作業等。
三、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產過程中各個加工步驟(分品種)為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計算各步驟半成品和最后產成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冶金、紡織、機械制造等。
第五節 產品生產成本分析
過去我們本來打算把成本核算作為單獨的一章,現在把它壓縮成一節,其實分析時在核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析。這一方面內容在過去教材中沒有,純粹是一章新的內容。這一部分詳細的內容,我們在重、難、新的專題里面再設專題來作講座。在這兒,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對于生產成本的分析,我們首先學會編制產品生產成本分析表,這個分析表有兩種不同的編制方法,一種是按照成本項目編制的,另一種是按照產品生產成本的產品的種類編制的。在學習中,我們要重點注意按產品種類編制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編表以后,我們就要進行產品總成本的分析和單位成本的分析。總成本分析,我們也分為按成本項目分析的一些分析指標、分析方法。那么,按成本項目分析可采用比較分析方法,也叫對比分析法這種絕對值比較的方法,也可采用相對的構成比率分析方法。構成比率分析方法也就是相對的比重,在這里要特別注意的就是相關指標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對于兩個性質不同但相關的指標也要進行比率分析,那么計算產值成本率、銷售成本率、成本利潤率這些相關的比率分析,這些分析都是按照成本項目進行分析的。除了按照成本項目進行分析,還有按照產品品種種類反映的分析,那么,按照品種種類分析就比較簡單了,就將本期實際與計劃的進行比較,本期實際與上年實際進行比較,看它的變動情況。這些都是屬于按照產品總的成本進行的分析。
那么,對于產品成本分析,除了對總成本進行分析,還包括對單位成本進行分析。但為成本分析又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個就是一般分析,一般分析就是把前面的資料拿來,進行一下比較,與歷史的最好水平進行比較,或者環比的進行比較,看你的具體情況。但是這塊內容相對次要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看一下就可以。
我們在這兒重點要求大家的是對各主要項目進行分析。對于各主要項目,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費用,我們重點掌握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我們在進行分析時,根據產品的主要材料的值的變化情況,實際與計劃進行比較,它有變動,上升或下降的單位成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由于材料消耗量原因造成的,還是由于價格變動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要計算分析它的量差和價差。對于直接材料進行分析,我們要考慮它的單位成本變化對于直接材料影響是由于它量上的原因還是價上的原因;直接人工成本分析也是要分析它直接人工成本的變動是由于耗用工時量的變動還是由于單位工資成本的變動。那么,也就是說,量差和價差的計算是大家必須注意的。
現在為止,我們就把教材的初級職稱考試的七章內容全部介紹完了。最后一章可能我們平時接觸的比較少,有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內容我們要重點把握:生產成本的核算問題,另外一個是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生產成本的核算及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實際上就是計算分配率。分配率的分子都是待分配的費用,分母都是一個分配標準,分配標準會告訴的,按什么標準。所以只要掌握了分配率,就比較容易了。
最后一個就是產品生產成本的分析,要會編制分析表,還要對它的總成本、單位成本進行分析,知道怎么樣進行計算和它分析的思路。
這一章中,在第二節、第三節、第五節比較容易出現一些計算題。
前面講了七章內容,在這七章,大家重點掌握第二章和第五章的收入問題。
第二章中,重點掌握交易性金融資產、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內容。這是我們在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資產的問題還非常容易和收入的問題結合在一起,并且結合財務報表中的利潤表出現一些綜合性的題目。
除了收入、資產、會計報表尤其是利潤表,還有一些內容,如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核算、成本分析,這塊內容也是要引起大家特別注意的,比較容易出現一些計算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內容,如: 第一章的總論,其他各章的費用等這些問題相對比較次要,比較容易出現客觀題。
當然,大家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前面講課過程中各章的要點內容分別進行把握教材的內容。
2008年會計職稱考試遠程網絡輔導方案
輔導方案 教材訂購熱線:010-62168566
會計職稱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名 |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40 |
20 |
6 |
|||||||
22 |
6 |
||||||||
50 |
21 |
6 |
|||||||
21 |
6 |
||||||||
20 |
6 |
||||||||
會計證課程輔導方案 |
精講班 |
沖刺班 |
報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會計基礎與實務》 |
60 |
20 |
|||||||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 |
40 |
||||||||
《初級會計電算化》 |
彭 云 |
|
|
|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職稱欄目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會計職稱論壇>>>